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潘郎鬓的意思、潘郎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潘郎鬓的解释

谓中年鬓发初白。 宋 史达祖 《齐天乐·白发》词:“秋风早入 潘郎 鬢,斑斑遽惊如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潘郎鬓”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文学的典故性词语,其核心含义指中年鬓发初白,常用来感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或仕途坎坷。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本义与出处

“潘郎”指西晋著名文学家、美男子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该典故直接出自其代表作《秋兴赋》:

“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我三十二岁时,鬓发初次出现黑白二色。)

——潘岳《秋兴赋》(收录于《昭明文选》卷十三)

此处“二毛”即黑白相间的头发,后世遂以“潘鬓”代指中年早生的白发。因潘岳风姿出众,有“潘郎”之称(见《世说新语·容止》),故“潘郎鬓”更具文学意象。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时光易逝的象征

    潘岳在赋中借白发抒发生命虚度之感:“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后人沿用此意,如:

    • 唐代诗人李贺《春昼》:"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莫遣潘郎上鬓侵。"
    • 元代白朴《庆东原》曲:"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不学潘岳赋闲居,也莫说班超投笔。"
  2. 人生失意的隐喻

    潘岳虽才貌双绝,但仕途坎坷,三十二岁即生白发暗含壮志难酬之悲。后世文人常以此自况,如:

    • 温庭筠《和友人题壁》:"冲尚犹潘岳,名虚比陆云。"

三、用法与演变

“潘郎鬓”在诗词中多作偏正结构名词,常见于以下语境:


权威参考文献

  1. 《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编)

    卷十三收录潘岳《秋兴赋》,为典故原始出处。

    ▶ 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

  2. 《世说新语·容止》(南朝宋·刘义庆)

    载“潘岳妙有姿容”,奠定“潘郎”形象。

    ▶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汉语大词典》“潘鬓”词条

    释义:“晋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 来源:汉典(zdic.net

  4. 《全唐诗》《全宋词》

    收录李贺、温庭筠、李煜等使用该典的诗词作品。

    ▶ 来源:国学大师网(guoxuedashi.com

网络扩展解释

“潘郎鬓”是一个源自古代诗词的典故,主要用来形容人到中年时鬓发初白的形象。以下是具体解释:

  1. 字面含义
    该词由三部分组成:

    • 潘郎:指晋代文学家潘岳(即潘安),因其年少时姿容出众,后世常以“潘郎”代指美男子或才子。
    • 鬓:指耳边的头发。
      合起来即“潘安鬓边的白发”,喻指中年时期鬓发开始斑白的现象。
  2. 典故出处与用法
    这一表达最早见于宋代史达祖的词作《齐天乐·白发》:“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 此处以“潘郎鬓”暗喻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带有文人感慨时光易逝的意境。

  3. 文化意象
    在诗词中,“潘郎鬓”不仅是生理衰老的象征,更承载了文人对人生境遇的喟叹。例如,潘安本人因仕途坎坷,中年时鬓发早白,后人借此表达对命运无常或壮志未酬的感怀。

  4. 相关扩展
    “潘郎”作为典故,在文学中还衍生出“潘鬓”(如“潘鬓成霜”)等类似表达,均以潘安的形象强化中年愁绪的主题。

“潘郎鬓”通过历史人物与文学意象的结合,生动刻画了中年鬓发斑白的形象,并赋予其深沉的情感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黯旧熬清受淡八卦衣宝瑞本真逼近避井入坎博塞不卖查梨不摸头池舘筹计初日摧怆典押动发讹窜儿科方寸乱風塵之驚告籴公共事业公孙大娘关东地方广潒还课骄吝蛟蜃儌外兢兢翼翼急嘴急舌空房间连近领道离羣绿鬓朱颜蒙学面红颈赤米粉逆産樵车奇谟青都清深全能运动群众人人若不胜衣神造使刁誓禁实气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天随人愿恬逸味况问业镶接先行官瞎说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