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使心志平和。语出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 汉 徐干 《中论·艺纪》:“射以平志,御以和心。” 宋 宋祁 《右史院蒲桃赋》:“玩之可使蠲烦,食之足以平志。”
(2).平乱之志。 唐 李翱 《平原郡王柏公碑》:“ 安禄山 陷东郡, 获嘉 守县印不去,为贼将所害。公既免丧,怀平志,乃学击剑。”
“平志”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文献例证或现代用法分析,可以参考《申鉴》《中论》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
《平志》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平(bǐng)和志(zhì)。其中,“平”是指水平、平坦的意思,是横的意思,作为部首时,代表与平有关的事物;“志”表示志愿、志气或者抱负的意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字,作为部首时,表示与愿望、心意相关的事物。
根据《康熙字典》,拆分“平”字的部首是一个“丄”,而“志”字的部首是心。“平”字由5个笔画构成,部首在左边;而“志”字由7个笔画构成,部首在上方。
《平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古人对人们平和的心态以及追求理想的意志进行总结而来。在繁体字中,平志的书写形式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平志的书写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它仍然是用横画“平”字的左边,上方画“志”字。
1. 他平志高远,立下了许多奋斗的目标。 2. 学习要用平志的心态,才能取得好成绩。
平心静气、平衡、心志、志愿、志向、志气、志趣、志同道合
心志、心愿、志向、抱负
急躁、浮躁、不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