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面老的意思、黄面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面老的解释

(1).犹言黄面老禅。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夫黄面老 瞿曇 ,少而出家者也。 李耳 厌薄衰 周 ,亦遂西游不返,老而后出家者也。”

(2).泛指佛像,并用以喻腊梅。 宋 杨万里 《蜡梅》诗之四:“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妆。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艷艷发金光。” 清 曾燠 《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酬以数句》诗:“道人能参黄面老,当为五祖开道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黄面老”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佛教相关释义

  1. 指代释迦牟尼或佛像
    因佛像面部常涂金黄色,故以“黄面老”代称佛像,或特指释迦牟尼(又称“黄面老禅”)。例如:

    • 明代李贽《复邓石阳书》中提到“黄面老瞿曇(释迦牟尼)”。
    • 宋代陈与义诗句“黄面老禅”也指释迦牟尼。
  2. 佛教文化中的引申
    该词常被用于禅宗文献或文人作品中,体现对佛法的敬称或借喻,如李贽文中将“黄面老之道”与文人思想结合。

二、文学中的比喻义

  1. 喻指腊梅
    因腊梅花色金黄,形似佛像面容,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蜡梅》诗中写道:“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艷艷发金光”。
    清代曾燠《观音寺僧道源献蜡梅一枝》亦用此喻:“道人能参黄面老,当为五祖开道场”。

三、综合考据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佛教与文学的双重含义并存。部分学者认为“黄面老禅”为原始释义,而腊梅的比喻是文人基于形态相似性的再创造。


提示:若需更详细的文献出处或诗词原文,可参考、4、7中的具体引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黄面老》的意思

《黄面老》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面色黄瘦的老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黄面老》的拆分部首为黄,面、老分别为独立的字。其中,黄的部首为黃字的“黑”部(⾔部首),面的部首为頁字的“⾯”部(頁部首),老的部首为⻋字的“ㄒ丨”部(⻋部首)。

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黄的笔画数为八画,面的笔画数为九画,老的笔画数为八画。

来源和繁体

《黄面老》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用来形容年老体弱、面色黄瘦的老人。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常用此词描绘衰老的画面。

在繁体字中,黄、面、老的字形保持不变,没有任何改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字形存在一定变化。以黄为例,古时写作仿

从字形来看,黄的古字形更为象形化,与现在的字形相比,更加生动有趣。

例句

1. 他走到老人身边,看着那位黄面老,感慨万分。

2. 那个黄面老依旧坚持自己的信念,不顾年岁之大,继续奋斗。

组词

黄面、黄面书生、黄面獠牙、黄面人、面容黄瘦。

近义词

黄脸老、面黄肌瘦、黄面如黄土、面黄色瘦。

反义词

红光满面、面色红润、健康面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