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疏细的丝织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饰以罗縠,教以容步。”《燕丹子》卷下:“罗縠单衣,可掣而絶;八尺屏风,可超而越。”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苏州 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又如五色罗縠,织花盈匹,裁为少姬之襦宜矣。”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罗縠,似罗而疏、似纱而密者也。”
“罗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一种精细的丝织品,具体解释如下:
总结来看,“罗縠”是古代高档丝织品的代表,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常见于文献与文物中,反映了中国传统纺织技艺的高度发展。
《罗縠》(lú hé)是一个汉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可以指代丝绸和织物的光滑、柔软的质感,也可以指代华丽、豪华的风格。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形容文采斐然,文章华丽且辞藻优美。
《罗縠》的字形由“纟”(纟是绳子、丝的意思)和“禹”(原意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组成。它有12个笔画。
《罗縠》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东门之草》:“有罗縠之什。”这句诗形容春天的盛景,用罗縠指代华丽的花草盛开,表达了生机勃勃和美丽的意象。
在繁体中,罗縠的写法是“羅縠”,部分地区也可以写作“羅綠”。这些写法在繁体字中保留了更多古时候的字形特征。
在古汉字中,罗縠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罗縠的字形为“⽳”。然而,由于汉字的演变和标准化,现代汉字写法已经定型,并且使用广泛。
1. 他所穿的衣服非常罗縠,看上去非常奢华。
2. 这篇文章的辞藻华丽而罗縠,给人一种高尚大气的感觉。
罗縠无双、罗縠绮丽、罗縠耀眼
华丽、绚丽、奢华
朴素、简单、朴实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