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当道的意思、当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当道的解释

(1) [be in power] 掌握权力,多指坏人掌权

坏人当道,好人受害

(2) 有时也指掌权的人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详细解释

(1).挡路。《史记·高祖本纪》:“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文王 梦一妇人,甚丽,当道而哭。” 徐特立 《公园设立管见》:“更用园丁数人,辟治当道的榛芜。”

(2).指在路上。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块兮鞠,当道宿,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唐 柳宗元 《牛赋》:“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宋 方岳 《独往》诗:“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

(3).执政;掌权。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 宋 欧阳修 《与韩忠献王书》之九:“寻以移守南都,苦於当道,颇闕修问,徒切瞻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大率与当时当道名公同意,崇 程 朱 而斥 陆 王 ,以‘打僧駡道’为唯一盛业。”

(4).指执政者;掌权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道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成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 曹 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我看 施君 也未必真研究过《文选》,不过以此取悦当道。”

(5).车前草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陆璣 《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跡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

合于正道。《孟子·告子下》:“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於仁而已。” 赵岐 注:“言君子事君之法牵引其君以当正道者仁也。” 朱熹 集注:“当道,谓事合於理。” 宋 俞文豹 《吹剑录》:“ 孟子 而有尊王之心,欲引其君以当道。”《文献通考·经籍一》:“ 孟氏 以儒术游於诸侯,思济天下之溺,而引时君於当道者,至拳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当道”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研究,主要释义如下:

一、基本义:道路中央

指挡在路中间的位置或事物。

例:“巨石当道,车马难行。”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二、引申义:掌权或得势

比喻掌握权力、占据重要地位(含贬义)。

例:“奸臣当道,民不聊生。”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另见教育部《异形词整理表》说明页:http://www.moe.gov.cn/jyb_sjzl/ziliao/A19/201001/t20100115_75604.html(注:此为语言规范政策页,含词汇用法指导)。

三、古义:路神信仰

古代民俗中指主宰道路的神灵(“当道将军”)。

例:《后汉书·舆服志》载祭祀“当道”之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2002年。


权威参考说明

  1. 纸质词典来源标注出版社及年份,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2. 网络来源优先选用政府教育机构(.gov.cn)的公开语言规范文件,确保信息权威性;
  3. 古籍用例标明文献出处,增强考据可信度。

网络扩展解释

“当道”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义:指处于道路中间,阻挡通行

    • 例:“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 古文出处:“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史记·高祖本纪》)
  2. 比喻义:指某种事物或人物在特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 中性用法:如“经济发展当道”
    • 贬义用法:多指坏人掌权,如“奸佞当道,忠良蒙冤”

二、详细用法

  1. 作为动词:表示“掌权”

    • 强调负面语境:“坏人当道,好人受害”(《五人墓碑记》)
    • 结构特点:由“当(掌握)”+“道(途径)”构成,体现权力路径
  2. 作为名词:指掌权者

    • 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使用场景

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含贬义,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差异。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史记》《搜神记》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不可耐不寻俗寀地仓颉察刻长功鬯罔程督词穷理屈错简得时抵桩钝闵鹗鷇粉芡分秧杭子怙亲贾技见客角标郊逆嘉事精专开运髡囚琨玉秋霜敛发谨饬罹难绵蕞名都眳蒙盘根究底旁讼平铺破玩意儿青骨清华请日齐遬绕绕丧庭省选沈首舐犊情深释肩十魔帅阃束诫疏引坦荡谈论风生龆齓趧鞻拖轮屠耆匣匮箱工霄驾枭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