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眇昧的意思、眇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眇昧的解释

幽远;深微。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盖闻灵机冥缅,混芒眇昧,祸福交错乎?” 明 徐渭 《梓潼像赞》之二:“帝君之事亦眇昧,阴隲两言是真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眇昧"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眇"和"昧"两个单字组成,主要形容一种幽暗不明、模糊不清的状态或深远难测的境界。其详细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1. 本义:幽暗不明,模糊不清

    • 这是"眇昧"最核心的含义。"眇"本身有微小、高远、看不清的意思;"昧"则有昏暗、不明、隐藏的意思。两者结合,强调视觉或认知上的模糊、昏暗、难以辨识。
    • 例证与引用:
      • 《说文解字》对"眇"的解释:"眇,一目小也。" 引申为微小、高远、看不清。《说文解字》在线查询 - 汉典
      • 《说文解字》对"昧"的解释:"昧,爽,旦明也。从日,未声。一曰闇也。" 明确指出了"暗"的含义。《说文解字》在线查询 - 汉典
      • 古籍中常用来形容光线昏暗或景象模糊。如描述环境:"处眇昧而昏暗"。
  2. 引申义:深远难测,玄妙莫测

    • 由视觉上的模糊不清,引申指事物道理的深奥、玄妙,难以捉摸和理解。常用于形容天道、哲理、历史渊源等宏大或抽象的事物。
    • 例证与引用:
      • 《庄子·秋水》:"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虽然未直接用"眇昧",但其探讨的精粗、有形无形、言论意致的界限,体现了对深远难测之境的思考,与"眇昧"的引申义相通。《庄子·秋水》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汉书·叙传下》:"神迹难追,眇昧且荒。" 颜师古注:"眇昧,谓幽远难知也。" 这里明确用"眇昧"形容历史或神迹的幽远难知。《汉书·叙传下》 - 国学导航 (请注意,链接为《汉书》目录页,具体内容需查找对应章节)
  3. 形容时间久远或空间辽阔

    • 侧重于指时间上的远古或空间上的广袤无边,因其久远或广阔而显得模糊不清或难以企及。
    • 例证与引用:
      • 南朝齐·王融《法乐辞》:"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禅衢开远驾,爱海乱轻舟。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八解鸣涧户,四禅隐岩幽。眇眇(同'眇昧')玄涂旷,高义总成周。" 这里的"眇眇玄涂旷"描绘了佛法道路的玄远辽阔。王融《法乐辞》 - 古诗文网 (需在作者作品列表中查找)
      • 唐·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斯人竟眇昧,夫子独清贫。" 这里的"眇昧"可以理解为(像广成子那样的仙人)踪迹已渺远难寻。李白《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 古诗文网 (需在作者作品列表中查找)
  4. 形容微末、卑微

    • 此义项相对少见,由"眇"的"微小"义引申而来,指地位、身份或事物的微不足道。
    • 例证与引用:

"眇昧"一词融合了"眇"的微小、高远、看不清与"昧"的昏暗、不明之意,核心意义在于描绘一种幽暗不明、模糊不清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体现在具体的视觉环境上,更常被引申用于形容道理深奥玄妙、时间久远难追、空间辽阔难及的境界。其含义侧重于因深远、宏大或复杂而导致的难以清晰认知和把握的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眇昧”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miǎo mèi,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事物或概念的幽远、深微 之态,常用于形容抽象、难以捉摸的状态或道理。例如《抱朴子·任命》中“祸福交错乎”一句,即用“眇昧”表达事物间复杂隐晦的关联。

  2. 文献用例

    • 晋代葛洪用“混芒眇昧”描述混沌幽深的自然法则(《抱朴子·任命》);
    • 明代徐渭在《梓潼像赞》中以“眇昧”暗指神明的玄妙不可言说。
  3.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哲学、宗教或文学文本中,强调对深奥、玄虚之境的描绘,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细微差异。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献阅读时需注意其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嗌喉白绒绒兵解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戳子丹鹊吊床髣髴福寿双全服习富有寡独贯隼行齎居送含襚黑牛轰輵回颿槌会众金华夫人金粟山藏经纸开辟考判科头徒跣空陇窥边馈饟括苗六鼓癃闭忙投急趁贸鬻濛雨名例抹月秕风南膜捻酸凭托骞舞伽荼青凫清癯秋律戎缮身无寸铁时平师心薯莨绸树稚松肪宿赋堂印跳萧题桥柱怢慄瓦陇握雾拏云闲叠小按小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