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醁醽的意思、醁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醁醽的解释

美酒名。 南朝 宋 刘道荟 《晋起居注》:“﹝ 穆帝 ﹞ 升平 二年,正月朔,朝会,是日赐众客醁醽酒。” 唐 李贺 《示弟》诗:“醁醽今夕酒,緗帙去时书。” 清 龚自珍 《京师春尽夕大雨书怀晓起柬比邻李太守威吴舍人嵩梁》诗:“不如復饮求醁醽,人饮获醉我获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醁醽(lù l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特指古代的一种美酒。其详细解释如下:

  1. 词义核心:美酒名

    • “醁醽”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一种色泽碧绿、品质上乘的醇酒。它并非泛指所有美酒,而是有特定指向的一种名酒。其名称可能源于产地或酿造特色。
    • 该词常作为美酒的代称或美酒的泛称出现在诗词歌赋中,用以形容酒的名贵与醇美。
  2. 来源与典故

    • 源自酃酒: 普遍认为“醁醽”最初指的是产于古代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酃湖(一说在今衡阳市东,一说在今衡阳市南)一带的酃酒(或称酃渌酒)。这种酒在南北朝时期以前非常著名。
    • 文献记载:
      • 《文选·左思〈吴都赋〉》: “飞轻轩而酌绿酃” 一句中的“绿酃”,李善注引《湘州记》解释为:“湘州临水县有酃湖,取水为酒,名曰酃酒。” 这里的“绿酃”即指绿色的酃酒,与“醁醽”同义或密切相关。
      • 《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酒》中引用了《吴都赋》的“绿酃”并提到:“酃,一作醽。” 同时引用了《荆州记》关于渌水(在湖南资兴)酿酒的内容,指出“酃湖、渌水皆在衡东”,并将“酃渌”或“醽醁”作为美酒的代表。
    • 名称演变: “醁醽”也写作“醽醁”、“绿酃”、“酃渌”、“醽渌”等,均指同一种或同一类名酒。
  3. 文化内涵与象征

    • 在古典文学中,“醁醽”常被用来象征珍贵、醇厚的美酒,是文人雅士宴饮、抒怀时追求的高品质饮品。
    • 例如唐代诗人李贺在《示弟》诗中写道:“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分”,用“醁醽”指代美酒。
    • 其碧绿的色泽(“绿酃”)是其显著特征之一,也增添了其美感与独特性。

“醁醽”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专指古代产于湖南衡阳酃湖(或渌水)地区的一种名贵绿色美酒(酃酒)。它不仅是美酒的具体名称,也常作为美酒的代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酒的醇美与珍贵。其名称源于产地,有多种书写形式(如醽醁、绿酃、酃渌等),是中国古代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醁醽”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实际更常见的写法是“醽醁”(líng lù),指古代的一种美酒。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单字释义

    • 醁(lù):本义为美酒,特指古代醴泉地区酿造的酒。
    • 醽(líng):原指绿色的酒,后泛指名贵酒类,常与“醁”连用。
  2. 组合含义
    “醽醁”合称代指古代名酒,最早见于《抱朴子·知止》的“密宴继集,醽醁不撤”,形容宴会中持续供应的佳酿。其酿造工艺复杂,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中象征高雅生活,如唐代李贺《示弟》中“醽醁今夕酒,缃帙去时分”。

  3. 文学与文化关联
    该词多出现于古籍与诗词,例如《红楼梦》提及“万艳同杯(悲)”酒即以“醽醁”为原型,暗喻富贵与虚幻。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学作品集。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家落户碑碣萹蓄别籍异居冰散禀姿不可分弛期尺一诏冲用当家人底边蹀足帝宣坟堆丰庞风雨同舟奉止抚存槀粟闳达候风灰化会叙嘉虑寄巢杰什饥寒交切锦工金迷今上官家克歼可闵龙门客龙山三老满心鸣鸾母教贫官姘识劈啪乾粉清爽琼浆金液三尺男神才审慎行事石鼻湿度计售世受降束薪谭笑停轸脱尖顽夫瓦沼帷墙无情手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