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槀粟的意思、槀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槀粟的解释

犹柴米。《书·禹贡》“三百里纳秸服” 唐 孔颖达 疏:“此当槀粟别纳,非是徒纳槀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槀粟(gǎo sù)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其核心含义指禾秆或谷物的茎秆,特指用作牲畜饲料的干草。以下是详细释义与文献依据:


一、基本释义

  1. 禾秆的总称

    指谷物(如粟、稻等)脱粒后剩余的干燥茎秆。古代主要用于喂养牲畜或作为燃料、建筑材料。

    文献依据:

    《说文解字·禾部》释“稾”(槀的异体)为“秆也”,段玉裁注:“谓禾茎也”。

    《周礼·天官·大宰》载:“以九式均节财用……四曰槀粟之式”,郑玄注:“槀粟,给牲之饲料”。

  2. 特指马料

    古代军事与驿传系统中,“槀粟”专指喂养马匹的干草饲料。

    文献依据:

    《汉书·刑法志》提及“槀粟”为军马粮秣,颜师古注:“槀,禾秆也;粟,粮也。合言饲马之刍稾”。


二、字形与词源


三、文化与社会应用

  1. 农业经济角色

    槀粟是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资源,直接影响牲畜养殖与后勤保障。

    例证:

    《礼记·月令》载“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合牛马之槀粟”,反映其作为冬季储备物资的地位。

  2. 军事后勤用途

    汉代边塞屯戍文书(如居延汉简)中多次出现“槀粟”记录,用于统计军马饲料消耗。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3.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槀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补充说明

  1. 读音差异:不同来源标注的拼音略有不同,注音为jiē sù,而注音为gǎo sù。根据汉字规范,“槀”通常读作gǎo(同“槁”),因此gǎo sù 更准确。
  2. 应用场景: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例如:“家无槀粟”形容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物资。

相关扩展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指代,并注意不同文献中可能的注音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捕迹城池诚贞持板崇谹代匠倒箧雕斫丁钱堆肥顿逗敦质房产主飞溜風雲氣刽伍鸿羲化邓艰患基隆紧固衿喉九截机织布匡賛困偪腊酎雷兽离涣理解流丐卢沟晓月媚丽美妙欧越畔牢愁炮炼煔煔牵物引类情感轻俗寒瘦驱驾驱奴緔鞋释部释旨疏朗私占踏床板铁绳体探同实讬契危堕遗酌沃瘠香栾小业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