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槀粟的意思、槀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槀粟的解释

犹柴米。《书·禹贡》“三百里纳秸服” 唐 孔颖达 疏:“此当槀粟别纳,非是徒纳槀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槀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解释

补充说明

  1. 读音差异:不同来源标注的拼音略有不同,注音为jiē sù,而注音为gǎo sù。根据汉字规范,“槀”通常读作gǎo(同“槁”),因此gǎo sù 更准确。
  2. 应用场景: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语境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例如:“家无槀粟”形容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物资。

相关扩展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具体指代,并注意不同文献中可能的注音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槀粟》是一个汉语词汇,既有特定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一个词组。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米,总共有9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文化的农业中。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槀粟」。在古时候,「槀粟」被写作「柺穌」,但这样的写法已经不常见了。 这个词有两种解释。首先,它可以指代一种古代农具,用于打磨谷物。其次,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或比喻一种人的行为或态度。例如,我们可以说有的人行为懒散,就能说他「如槀粟般无人理会」。在这个例句中,「槀粟」用来形容无人关注或忽视的状态。 关于组词,「槀粟」可以与其他词汇结合形成新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人「如槀粟之器」,意思是这个人没有什么价值或用处。此外,「槀粟」的近义词可以是「糠秕」,意思是谷物的杂质,引申为没有价值或质量不好的事物。与之相反的词是「珠玉」,意为珍贵的宝物。 总之,「槀粟」是一个有趣的词汇,既连接了农业文化的传统,又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状态或行为。希望以上的解释能帮助你对这个词有更好的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