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萹蓄的意思、萹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萹蓄的解释

[knotgrass;pinkweed] 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萹竹。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

详细解释

草名。又名萹竹。一年生草本。多生郊野道旁。叶狭长似竹,初夏于节间开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入秋结子,嫩叶可入药。《尔雅·释草》:“竹,萹蓄。” 郭璞 注:“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萹蓄》:“萹蓄,味苦平,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疗女子阴蚀,生 东莱 山谷。”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萹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萹蓄(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中文又称“扁竹”“竹叶草”,为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药材,名称来源于其茎叶扁平簇生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萹蓄植株低矮,茎平卧或斜升,基部多分枝,叶片狭椭圆形至线形,长1-4厘米,宽0.2-0.8厘米,叶鞘膜质。花小型,腋生,呈绿色或粉红色,花期5-7月。果实为瘦果,三棱形,表面具细纹。

药用价值:萹蓄全草入药,性微寒、味苦,归膀胱经,具有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及湿疹疥癣。《中华本草》记载其含黄酮类化合物(如萹蓄苷)及挥发油成分,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分布与文化意义:该植物广布于中国各省区,常见于田间、路旁及河滩。古人认为萹蓄“利水道而通淋浊”,唐代《新修本草》称其“主浸淫疥瘙,杀三虫”,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亦详述其形态与药用关联。

引用来源:

  1. 《中国植物志》第25卷,科学出版社
  2. 《中华本草》精选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萹蓄(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 Linn.)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生态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述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
    茎匍匐或斜生,长10-40厘米,具纵沟纹,节部膨大;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厘米,全缘,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
  2. 花果
    小花簇生于叶腋,花被5裂,白色或淡红色;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
  3. 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常见于路旁、田野、河滩等湿润环境。

三、药用价值

  1. 药用部位
    地上部分或全草。
  2. 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归膀胱经。
  3. 功能主治
    • 利尿通淋:用于膀胱热淋、小便短赤、淋沥涩痛。
    • 杀虫止痒:治疗皮肤湿疹、阴痒带下、疳积等。
  4.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杀虫需30-60克),或入丸散。

四、其他用途

五、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显微鉴别或古籍记载,可参考中医中药网及《本草乘雅》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半导体整流器暴虎暴卒麃摇避诎碧碗采蘩痴儿女舂筑牀婆子串烟大丙盗患夺胎二十八调发孚风耗冯尸奉遵洑水改正观照痼习鹤背黑腥事郊仪絜静景星凤皇据重阬泽旷虚莱妻雷转疗护流羡六徵露鸡论见沦翳捧哏屏藩破言千载一会琼书畎畮热莽辱国丧师润气搧箱升资施然守障痠痹桃红柳緑天盘頽影危羸五月子歇虎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