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顽夫的意思、顽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顽夫的解释

(1).贪婪的人。顽,通“ 忨 ”。《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赵岐 注:“顽贪之夫。”《明史·刘应秋传》:“至於今,外逃贪黷之名,而顽夫债帅多出门下。”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允堪配食到千秋,顽夫以廉懦夫起。”

(2).冥顽不灵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格言不吐庸人之口,高文不堕顽夫之笔。”

(3).顽民。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 康山 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当日 成贤街 柳满,人材应得激顽夫。”参见“ 顽民 ”。

(4).凶恶的人。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逆恶顽夫语,覆载不容,而为之引伸,心先丧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入寇志》:“照得尔 义律 等,本化外顽夫,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顽夫”是古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础词义

“顽”本义指愚钝、固执,《说文解字》释为“㮯(同‘混’)也”,引申为贪婪或顽固。“夫”表示成年男性,泛指某一类人。组合后,“顽夫”在经典文献中有两类核心含义:

  1. 贪婪之人:如《孟子·万章下》载“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此处“顽夫”指原本贪鄙者受感化而廉洁(参考来源:《孟子译注》)。
  2. 固执愚钝者:《汉书·公孙弘传》注“顽,钝也”,可引申为不明事理之人。

二、语义演变与扩展

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提出“顽者,无知觉”的解读,强化了“缺乏觉悟”的贬义色彩。明清时期,词义进一步泛化,如《红楼梦》中“顽夫谤诟”形容冥顽不化者(参考来源:《红楼梦语言研究》)。

三、现代辞书释义

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综合历代用例,定义为:“①贪得无厌之人;②愚妄固执之人”(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册)。此解释沿用至今,多用于学术研究与文学评论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顽夫”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文献具体分析。以下是综合各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贪婪的人(通“忨”)
源自《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赵岐注解为“顽贪之夫”,指原本贪婪的人因受感召而变得廉洁。明代《明史·刘应秋传》中“顽夫债帅多出门下”也沿用此意。

2. 冥顽不灵的人
晋代葛洪《抱朴子·审举》提到“高文不堕顽夫之笔”,形容思想顽固、难以教化之人,反义词分析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3. 顽民(指不服统治的民众)
明代李梦阳《鄱阳湖十六韵》中“忠武激顽夫”及清代吴孟坚诗句,均指代难以驯化的群体。

4. 凶恶之人
《明史》中“顽夫债帅”暗含凶恶之意,清代庞树柏诗句“顽夫以廉懦夫起”亦强化此形象。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出现于古籍或文学创作中。若需更精准的语义判断,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奶拔尤荹攎冲浪运动错落有致搭帮大家闺秀当当响刀耕火耘叨沓东格陵兰寒流东塾浢津顿节方水封豕长蛇風透肤寸光阴过却行规滑菜衁池浇用静作吉普车就使酒食徵逐酒醉据理力争科判蒯屦零用账六尺马露国麦茬眊昏迷朦迷天淖潦凝质牛倌怕不待袍甲漂杵霹雷奇律穷苗苦根圈槛丧具三座大山生议史策食肉寝皮汤婆跳掷宛欵万用电表无误小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