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的意思、卢沟桥事变的详细解释
卢沟桥事变的解释
亦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在演习中失踪一名士兵,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当夜即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8日,中国 * 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11日,日本增兵十万,分二路进攻北平(今北京)和天津,至30日平津相继陷落。这次事变成为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词语分解
- 事变的解释 ∶突然发生的重大政治、 军事性事件七七事变 ∶泛指事物的变化;世事的变迁研究周围事变的联系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响导。;;《改造我们的学习》详细
网络扩展解释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开端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关键信息:
一、事件背景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逐步侵占中国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1936年,日军占领丰台,并将卢沟桥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卢沟桥位于北平(今北京)西南,是连接华北与华中地区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军事意义。
二、事件经过
- 导火索: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严词拒绝。
- 军事冲突:交涉未果后,日军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炮轰县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 扩大侵略:7月11日,日本增兵十万进攻北平、天津,至7月30日两地相继沦陷。
三、历史意义
- 全面抗战起点:该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局部抵抗转向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国际影响:中国成为东方首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 民族觉醒: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抗战,蒋介石政府也宣布准备抗战,激发了全民抗日决心。
四、后续影响
事件直接导致平津地区陷落,并引发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其历史地位被定义为“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民族抗争象征。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时间线或相关人物事迹,可参考搜狗百科、澎湃新闻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卢沟桥事变》的意思
《卢沟桥事变》指的是1937年7月7日日本侵华军队发动的进攻卢沟桥的事件,也被称为卢沟桥抗战。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卢沟桥事变》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卜(bo)和木(mu),其中卜是卦名(八卦之一)。“卢”字的拆分笔画为8画,汉字“沟”为7画,“桥”为12画,而“事”字是8画,乃是最简单的组合。
来源
《卢沟桥事变》这个词来源于卢沟桥的名称,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郊,原是连接北京通县(今北京丰台区)与石景山区的一座古桥。
繁体
《卢沟桥事变》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盧溝橋事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方式有所差异,关于《卢沟桥事变》的古代写法可能因时代和文人而有所不同,如:“卢沟桥事变”在古代可能写作“卢溝橋事變”。
例句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历史事件。
组词
卢沟桥、事变
近义词
卢沟桥抗战、卢沟桥战役
反义词
和平、解决、和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