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傥来之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非主观努力或刻意追求而偶然、意外获得的东西,常带有“得之无意,失之亦不必惋惜”的意味。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内涵与用法:
基本释义
“傥来之物”指意外得来或非本分应得的事物,强调其偶然性与非必然性。
字义拆解
组合义:偶然获得的身外之物。
此成语源自《庄子·缮性》:
“物之傥来,寄者也。”
意为:外物偶然到来,如同暂时寄存,非人所能常保。庄子借此阐述道家“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哲学观。
情感色彩
常见搭配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傥来之物:偶然得到或非分内应得之物。”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10卷,第789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傥来之物:偶然或意外得到的东西(多指财物、名位等)。”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68页)
《成语源流大词典》:
“源自《庄子》,喻指非人力可强求的外物,强调淡然处之的态度。”
(来源:中华书局,2003年,第1452页)
意外之财、不期而获、侥幸所得
分内之事、应得之份、理所当然
此成语深刻体现道家“无为”“顺应自然”的思想,警示世人:
“傥来之物不可恃,得失皆应坦然处之。”
(《庄子》哲学对后世处世观的影响深远,成为淡泊名利的经典表达。)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典籍,完整呈现“傥来之物”的语义源流与文化意蕴。
“傥来之物”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强调其偶然性和非刻意追求的性质。以下是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指偶然或意外获得的财物,带有“非主动谋求”的意味。例如中奖、意外捡到财物等场景均可使用。
出处与哲学背景
源自《庄子·缮性》:“物之傥来,寄者也。”意为外物偶然到来,如同暂时寄存的东西,暗含道家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
用法特点
“傥”字原义为“倘若”,引申为偶然性。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机缘的辩证思考:既肯定意外收获的喜悦,又提醒人们勿执着于非分之物。
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典》或《庄子》相关注解。
白首穷经白鶂包拯被害人北曲唪经哺露承福承授赤盏貂茵鼎覆对号笃近举远风幡浮厉稿干更行供赡官称寡孀国具寒士浩歌环礁涣鳞花颜回春妙手翬构火华金钉浮瓯鯨波鼉浪尽足计说埳井狂嗥露立率道弥道南家蹑险彷洋否极泰来萋蒿碕嵚人生杉径删润四铺子着地酸刻天筭同案分离同类相求同心鸟文木跭香玉贤契邪嬖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