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辰星的意思、辰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辰星的解释

(1).即水星。《史记·天官书》:“刑失者,罚出辰星。” 张守节 正义引《天官占》:“辰星,北水之精,黑帝之子,宰相之祥也。”《广雅·释天》:“辰星谓之爨星,或谓之免星,或谓之鉤星。”参见“ 水星 ”。

(2).指心宿。《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王逸 注:“辰星、房星,东方之宿,苍龙之体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辰星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义项,均源自古代天文历法体系与文化传统:


一、天文星象义

指太阳系行星水星的古称。古人观测其运行轨迹与周期,将其纳入“五星”系统(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对应五行中的“水”。其名源于先秦文献,因视觉上距太阳最近(不超过一辰,约30度),故称“辰星”。

文献依据:

《史记·天官书》:“辰星曰北方水,太阴之精,主冬,日壬癸。”

《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兽玄武,其辰壬癸,其星辰星。”


二、时间历法义

  1. 时辰标记: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辰时”对应现代时间上午7时至9时,又称“食时”。

    文献依据:

    《左传·昭公七年》:“日月之会是谓辰。” 杜预注:“辰,时也。”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郑玄笺:“辰,时也。鸡鸣而起,昧爽而朝。”

  2. 纪年单位:

    “辰”可指地支的第五位(子丑寅卯辰),用于纪年、月、日,如“甲辰年”“三月辰日”。

    文献依据:

    《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

    《说文解字》:“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三、文化象征义

在诗词中常借指时光、机遇或天文异象,承载天人感应思想。

文献依据: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以“辰”暗喻际遇)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参商二星喻人生聚散,辰星属同类意象)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辰星”词条
  2.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陈久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三章
  3. 《史记·天官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辰部
  5. 《淮南子集释》(何宁,中华书局)天文训篇

网络扩展解释

“辰星”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天文学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天文学定义

  1. 水星的古称
    辰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古代名称。因其与太阳的角距不超过30°(即“一辰”),故得名“辰星”。水星运动速度快,公转周期最短,象征流动与变化。

二、文化象征与寓意
2.五行与方位属性
五行属水,对应北方和冬季,与黑帝(北方之帝)关联,象征智慧、听觉及刑法公平。道教中称其为“水德星君”,掌管水运及自然水域。
3.占星学意义
辰星明亮时代表思维敏捷、事务通达;昏暗时象征智慧闭塞、困顿难解。古代占卜中,其位置可预测刑罚、战争等事件。

三、其他释义
4.星宿代称
部分文献中,辰星指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如《楚辞·远游》提及的“辰星”即房星。
5.姓名学寓意
因辰为地支第五位(属龙),星象征光明与杰出,组合后寓意时光流转、智慧卓越,常用于人名。

注意:需根据具体文献区分“辰星”指代水星或心宿,避免混淆。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史记·天官书》《乙巳占》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艾绶摆队宝珥鸨合卜算子逋逃薮槎头缩颈鳊重九译笪笞呆獃电路梵表房劳氛霓贡服古蛊华奢户槛夹持嘉醴即将经纬矜絜金组伉声客传口腹之累快刀断乱麻扩建丽靡鳞皴缪巧默然无语墓木已拱木榻烹龙煮凤飘尔披扬迫不得已普徧阡陇俏倬髯狎热锅上蝼蚁汝南鸡撒鸭子上纳沈邃诗标屎屁直流束身就缚碎据泰水问事杖相唤小屈大申遐世喜弹谢辞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