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岱宗的意思、岱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岱宗的解释

(1).即 泰山 。 泰山 旧谓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 。” 孔 传:“ 岱宗 , 泰山 ,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诗:“ 岱宗 夫如何? 齐 鲁 青未了。” 清 唐孙华 《东岳宙》诗:“ 岱宗 首羣岳,巖巖镇 鲁 疆。”

(2).古代谓人死后灵魂归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见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诗:“龟龄安可获, 岱宗 限已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岱宗是中国古代对东岳泰山的尊称,源于其独特的文化地位与自然崇拜。《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即泰山。旧谓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从词源学分析,“岱”为泰山的古称,《说文解字》释“岱”为“大山也”,而“宗”含宗主、归向之意,二者结合突显泰山在中华文化中的至高地位。

在地理范畴上,岱宗特指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主体,《尚书·禹贡》记载“岱畎丝、枲、铅、松、怪石”,印证其早期地理标识功能(中华书局《尚书译注》)。文化层面,岱宗被历代帝王视为“告天封禅”的圣地,《史记·封禅书》载“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形成了独特的山岳祭祀体系。

文学作品中,杜甫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岱宗代指泰山,展现其雄踞齐鲁的地理特征(人民文学出版社《杜诗详注》)。道教文化中,岱宗被纳入“三十六洞天”体系,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其为“蓬玄洞天”,赋予宗教神圣性。

现代汉语使用中,“岱宗”作为泰山的雅称,常见于诗词、碑刻及文化论述,如泰山岱庙现存清代《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碑文即以岱宗指称泰山,延续了该词汇的历史语义(泰安市博物馆馆藏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岱宗”是汉语中对泰山的尊称,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与地理背景

    • 读音为dài zōng,专指泰山(今山东泰安境内)。因泰山在五岳中居首,被尊为群山之宗,故称“岱宗”。
    • 别称包括岱山、岱岳、东岳、泰岳等,古代典籍如《尚书·舜典》已有“岱宗”之称,意为“众山之宗”。
  2. 历史与语言演变

    • “岱”本为泰山古称,后因语音转变,“岱”逐渐转为“泰”,故后世多称“泰山”。杜甫《望岳》中“岱宗夫如何”仍保留古称。
  3. 文化象征与文学引用

    • 象征意义:泰山被赋予崇高地位,既是帝王封禅之地,也承载“灵魂归于泰山”的生死观,因此“岱宗”在特定语境中可代指死亡。
    • 经典例证: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岱宗”开篇,展现泰山横跨齐鲁的雄伟气势。
  4. 其他含义

    • 作为人名或地名时,“岱”寓意稳重、高大,“宗”有尊崇之意,组合后常用于表达对稳重品格的赞美。

“岱宗”既是泰山的历史别称,也蕴含古代自然崇拜与生死观,其文化意义远超地理名词范畴。如需更详细典籍原文或景点信息,可参考《尚书》《望岳》及泰山旅游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半霎表兄妹猜料操权撤除陈告惩忿村姑大发慈悲堤坡分宅改过不吝钢渣高祖锢送汉都寒木何道华绪火叉讲索僭纵嘉讯儆儆九宗七祖继续狼汤渠乐而忘死隆崒马蚈磨壠南菜男青腻颜帢辟逃牵撮千年松全体学阙然软剌答丧失殆尽闪神儿舍本逐末胜负神井石赤不夺手高手低四种摊档调停两用屯塞托胆无籍之徒县断香名仙伎闲料嘴险易夏五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