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申豁的意思、申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申豁的解释

豁免。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力役》:“申豁若干人,然卒不可胜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申豁是汉语古语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为向上级申诉并请求豁免(赋税、劳役等)。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百姓或下级官吏因赋税、徭役过重而向官府申述理由,请求减免或宽免。其中“申”为陈述、申诉,“豁”为免除、豁免之意。该词常见于明清户籍赋役文书,反映古代基层社会赋税制度中的申诉机制。

二、引申义项

在特定语境中可延伸为通过申辩澄清冤屈或责任。例如清代判例中“申豁冤诬”指通过申诉洗刷诬告罪名(《刑案汇览》卷二十四)。

三、语源分析

  1. 构词溯源

    “申”见于《说文解字》:“申,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引申为陈述;“豁”本义为疏通(《说文·谷部》),后衍生豁免义(《广韵》:“豁,豁免”)。

  2. 历史用例

    明代《福惠全书·赋役部》载:“民户实因灾伤,具状申豁”,证实该词与赋役减免制度的关联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8页)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
  2. 《辞源》(修订本,第2135页) 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中华字海》第1062页 中华书局,2019年重印版

网络扩展解释

“申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豁免(即免除义务或责任),主要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使用。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 豁免:指免除赋税、徭役、罪责等义务或责任。例如明代《宛署杂记·力役》记载:“申豁若干人,然卒不可胜易。”即通过申请免除部分人的劳役。
  2. 构词与字义

    • 申:陈述、申报(如“申请”);豁:免除、开阔。组合后引申为通过申请实现豁免。

二、历史与用法

  1. 古代应用场景

    • 常见于官方文书,如地方官员向朝廷申请减免赋税或赦免罪责。
    • 例句(明代):“申豁若干人,然卒不可胜易。”(《宛署杂记·力役》)
  2. 现代语境

    • 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领域(如法律、历史研究)可能保留相关含义。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解释


四、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宛署杂记》等明代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不避斧钺采及葑菲抄撰鸱夷创作家贷离的亲點拍砥柱中流多媒体系统而外防拒奉别丰民赋予购书古茂行菴好斗合拱横拖竖拉矫杀嗟痛介音敬忌惊心眩目纠合之众狷隘鞠诲炬火峻恶快刀斩麻雷霆万钧磊嵬两世爲人犂鼠罗搜卖浆买夜钱毛桃没面抛废批八字颦眉情熟琼苏契义趋蹶烧焰儿声奢鼪鼯之径世荫率意书桌松根石堂名图板文珰吴亭虾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