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gnified manner of an emperor] 形容仪态威武轩昂
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行子,福德吾所不及。——《宋史·太祖记》
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宋书·武帝纪上》:“ 刘裕 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一出:“遇着俺 张兄 虬髯翁,他龙行虎步,是个王者之相。” 章炳麟 《驳黄兴主张南都电》:“ 黄君 总率六师,龙行虎步,苟军人受謡成惑,当明諭晓导,以解羣疑。”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他确是一表堂堂,并非獐头鼠目,虽然说不上龙行虎步,踱起方步来确也很像个样子。”
“龙行虎步”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庄重威严、气度非凡。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书》原文或成语词典(来源:)。
龙行虎步是一个成语,形容某人的行走姿态威武有力,如同龙和虎一样。
拆分部首和笔画:
龙(部首龙,共16画)行(部首行,共6画)虎(部首虍,共6画)步(部首止,共7画)。
来源:
《周易·坤卦》:“龙飞上天,虎伏地,惟德是归。”意思是龙飞天上,虎蹲在地下,只有德才能归于天地之间。后来因为这个典故,成语“龙行虎步”就被用来形容人的行走姿态。
繁体:
龍行虎步
古时候汉字写法:
龙字的古汉字写法是“龍”,行字的古汉字写法是“行”,虎字的古汉字写法是“虍”。
例句:
他站在舞台上,龙行虎步地演绎着自己的角色。
组词:
龙吟虎啸、龙飞凤舞、狐假虎威
近义词:
神采飞扬、志得意满
反义词:
懒懒散散、蹒跚学步
奔浑边限逋峭长庑茶亭持势踳缪慈善答策大滑丹青树耳目长腹诽心谤扶冯頫盼干贶酣嗜荭草洪钧花风毁阙魂丧神夺昏昃江泌见知法胶卷解去惊敛拒扞亢旸乐邦临敌吏职陋僻緑油油面朝绵力眇么排迭赔不是掐牙让与热身赛日月不居肉好三虫闪红神呪失中书轨送断遂字踏踘梯飇捖摩危难温文儒雅无尘衣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