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keep a record of events;make a memorandum]∶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2) [chronicles;account;record of events]∶记录的史实
(1).记录君主行为;记录军国大事。《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汉书·艺文志》:“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唐 权德舆 《洪州西山风雨池记》:“ 春秋 时,国有史氏,君举必书。 德舆 从事於公,记事之徒也。”泛指记录事情。如:记事本。
(2).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传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徐无党 注:“记事,若今学士院諮报。今士大夫间以文字相往来谓之简帖,俚俗犹谓之记事也。”《 清 钱谦益 《国初群雄事略·汉陈友谅》引《太祖实录》》:“ 友谅 不敢出,上又移书与之曰:‘昨兵泊 瀦磯 ,尝遣使齎记事往,不覩使回,公度量何浅浅哉!’”
(3).以记述事实经过为主的文体名。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这几年来,常见有因经济的压迫,礼教的制裁而 * 的记事。”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下面就是用动人笔法描写的一篇记事。”
(4).谓儿童初有记忆、识别事物的能力。《红楼梦》第十六回:“ 赵嬷嬷 道:‘噯哟!那可是千载难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二姨说:‘看我 狗狗 多么记事?二年了你还记着啦?’”
“记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定义
“记事”由“记”(记录)和“事”(事情)组成,字面意为“记录事件”。作动词时,指用文字、符号或图像等方式将事件、信息留存下来;作名词时,可指记录的内容本身,如“一篇记事”。
常见使用场景
与其他词汇的区分
延伸工具与形式
现代人常用电子设备(如印象笔记、手机备忘录)或传统纸质笔记本进行记事,目的是提高效率、避免遗忘。部分工具还支持分类、标签等功能,方便整理信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记事方法或工具推荐,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补充说明。
《记事》指的是记录事件、事情或者细节的行为。通过记事,人们能够保存并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加深对过去的记忆和对当前情况的了解。
《记事》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言部和事部。其中,言部表示语言,事部表示与事情有关。
根据笔画计算,整个字共有八个笔画。
《记事》是由汉字组成的词语,源于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记事的写法为「記事」。
在古代汉语中,「记事」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变化。具体写法如下:「紀事」。
1. 她用日记来记事,以此记录每天的心情变化。
2. 记事本是他的好帮手,他经常用它来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记事簿、记事卡、记事本、记事儿等。
记录、记载、记忆、回忆等。
忘记、遗忘、失忆、淡忘等。
阿达百辞莫辩白矢摆置半百彩绸虿介触类楚雨楮纸丹青客打中伙點注给粟公共课归福虾蟆窑禾蔈活龙活现蹇人升天教阅计贡尽法急足攈载焌糟剧县枯骨税累累如珠乐忧亮油油林丛笼槛落葬厖大麻苇拏云攫石欧共体攀龙托凤匹妇青马寝具衾影无愧肉馅饼烧火圣父设施瘦龙戍漕说好嫌歹熟视无覩四部书四术太康螳斧颓踏万叶舞文饰智伍子胥笑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