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熟视无覩的意思、熟视无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熟视无覩的解释

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语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覩也。” 梁启超 《灭国新法6*论》:“此事今初起点,论国事者皆熟视无覩焉。”亦作“ 熟视无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黄·悼*********》:“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不仅不依从人民的意愿,反而倒行逆施,变本加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熟视无覩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熟视无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shú shì wú dǔ”,意指对经常看到的事物视而不见,形容对熟悉的现象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或缺乏应有的警觉。该词语由“熟视”(意为“看得很熟悉”)和“无睹”(意为“没有看见”)两部分构成,强调因习以为常而忽略问题的本质。例如,在描述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时,可以说“他对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熟视无睹”。

这一解释基于权威汉语词典来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条定义为“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同时,参考在线汉语词典汉典网(zdic.net),该网站提供了详细的词语解析和例句,确认“熟视无睹”常用于批评社会或个人对常见问题的忽视(来源:汉典网,链接:https://www.zdic.net/hans/%E7%86%9F%E8%A7%86%E6%97%A0%E7%9D%B9)。

网络扩展解释

“熟视无覩”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特点

四、近义与反义

五、使用示例

如郭沫若所述:“有权责者充耳不闻,熟视无覩,甚至倒行逆施。”
(描述对民众诉求的漠视)

提示:该成语书写时“覩/睹”易混淆,需注意字形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傲睨得志辩口利舌逼急剥夺薄责草茆宸瞩踌竚逴姹掉慄丁辰端操遁北多多许法钵仿影反则沸稠風掃佛舍利福田衣公股冠裾官章匦匣固密滚碌函藳翰翮寒颤颤好寿获辠交通大学居官守法空明洞天匡庐图伶人领约落家驴心狗肺囊齎牝鸡司晨披视辟选秋标渠复屈身认过三乾善导生友沈照炭妇图鉴屯据亡赖挽满诬告仙观泻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