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中绳的意思、进退中绳的详细解释
进退中绳的解释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庄子·达生》:“ 东野稷 以御见 庄公 ,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 以为文弗过也。” 成玄英 疏:“进退抑扬中绳之直。”《吕氏春秋·适威》:“ 颜闔 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造父 之御无以过焉。”亦作“ 进退履绳 ”。《列子·汤问》:“内得於中心,而外合於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淮南子·主术训》:“内得於心中,外合於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
词语分解
- 进退的解释 ∶前进和后退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进退维谷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不知进退详细解释亦
- 中绳的解释 .符合墨线。《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韩非子·有度》:“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喻符合标准。《吕氏春秋·离俗》:“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谓适
网络扩展解释
“进退中绳”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jìn tuì zhòng shéng(“中”读作zhòng,意为符合)
- 字面含义:前进和后退都符合绳墨(古代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比喻行为举止完全合乎规矩或法度。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出自《庄子·达生》,讲述东野稷为鲁庄公驾车时“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进退笔直如绳,转弯圆润如规),展现其高超的驾驭技术。
- 其他文献:《吕氏春秋·适威》也引用此典故,强调行为需严格遵循规范。
用法与特点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定语,用于描述处事严谨、合乎规范的行为。
- 近义词:进退墨绳、进退履绳(均强调遵循法度)。
- 结构特点:紧缩式成语,通过“进退”与“中绳”的对比,突出行为的规范性。
注意
- 部分网络解释(如)将其误释为“进退两难”,但权威典籍与主流词典均以“合乎规矩”为核心含义,需注意区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退中绳》的意思
《进退中绳》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两个相对的选择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办。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进退中绳》的拆分部首是辵和糸,辵表示“走”,糸表示“丝”。它的总笔画数为14。
来源
《进退中绳》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一篇文章中,原文为“微是大同,发乎机心,栽乎人情,连以进退中绳。不与时绝,若引丝般矢。”后来成为了固定的成语。
繁体
《进退中绳》的繁体字为「進退中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的意思没有变化。
例句
他在面对工作升迁和陪伴家人之间感到进退中绳。
组词
困顿、犹豫、无所适从。
近义词
两难、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反义词
果断、坚定、明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