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桂薪玉粒的意思、桂薪玉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桂薪玉粒的解释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明 张居正 《雪中柬刘生》诗:“城南处士索居者,四壁寥然对虚牗。桂薪玉粒乌裘敝,千金卖文復何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桂薪玉粒"(guì xīn yù lì)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形容物价极其昂贵,生活成本高昂。其核心含义可拆解分析如下:

一、字面释义与构词解析

  1. 桂薪

    "桂"指肉桂树,属于珍贵木材;"薪"即柴火。"桂薪"字面指用名贵的桂木当柴烧,引申为燃料价格极高。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023页

  2. 玉粒

    "玉"象征珍稀美石;"粒"指米粒。"玉粒"字面意为米粮如玉石般贵重,暗喻粮食价格昂贵。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第5版)第531页

二、典故溯源与语义演变

该成语典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战国时期,谋士苏秦以此形容楚国物资匮乏、物价飞涨的社会现状。后世将"食贵于玉,薪贵于桂"浓缩为"桂薪玉粒"(亦作"米珠薪桂"),专指生活必需品的异常高价。

来源:《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十六·楚三

三、现代语义与应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桂薪玉粒"常用于两类语境:

  1. 经济描写:描述通货膨胀或物资短缺导致的民生困境,如:"疫后运输中断,小镇竟成桂薪玉粒之地。"
  2. 文学修辞:通过夸张手法强调消费水平之高,如:"京都居大不易,桂薪玉粒之叹古今同。"

    语义辨析参考:《中华成语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7页


同义替换建议

若需通俗化表达,可选用"米珠薪桂"(更常见)或"食玉炊桂",三者属同源成语,语义高度一致。

网络扩展解释

“桂薪玉粒”是一个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柴米价格昂贵,形容生活成本极高。其中“桂薪”指柴火如桂木般昂贵,“玉粒”指米粮如玉般价高。

二、典故出处

出自《战国策·楚策三》:苏秦到楚国求见楚王,三日后才得见。辞别时,楚王问其缘由,苏秦答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暗讽楚国物价高昂、君主难见,如同“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三、用法与结构

四、相关扩展

该成语通过夸张的比喻(柴如桂、米如玉),生动反映了古代物价飞涨的社会问题,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别人正在浏览...

熬清守谈鲍老宝算辨激播迁猜防涔旱长游扯常宠秩酬醋槌饼大豫舞耳参漏恶缘恶业范围烦心烦暍发藴怪恚鬼狐由归一褐煤訇轰后举驩笑捡破烂谫智戒步节子疾雷不及掩耳静落济胜具九肋击钟陈鼎拘阑空漠沥述六谷龙标露天通事蠓蠛钱塘江轻财侵没骑邑旗主饶益赛灯三老四严折难绳督神武挂冠十八高贤税舍堂舅无量斗诬争闲天稀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