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庐墓的意思、庐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庐墓的解释

(1).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今 泗水 南有夫子冢……即 子贡 庐墓处也。”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天后临朝,再加辟命,皆辞以亲老,不赴。逮疾革,易簀,骨立庐墓。”《明史·刘珝传》:“ 珝 初遭母丧,庐墓三年。”

(2).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后汉书·申屠蟠传》:“ 玉 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3).房舍和祖墓。《清史稿·循吏传四·牛树梅》:“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仇,有田园庐墓之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庐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丧葬习俗,具有多重含义,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守葬行为
    指在父母或师长去世后,服丧期间于墓旁搭建草庐居住、守护坟墓的行为。此俗起源于西周,盛行于汉唐,但多为经济条件优渥或社会地位显赫者所行。例如汉文帝刘恒为母亲薄太后守丧三年,期间“庐居枕块如礼”。唐代张说在《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中亦记载官员因守丧而“骨立庐墓”。

  2. 居住建筑
    特指服丧期间搭建的墓旁小屋。《后汉书·申屠蟠传》提到“表旌庐墓”,即通过表彰守墓者的小屋来倡导孝道。这类建筑多为简易茅屋,象征对逝者的哀思与礼敬。

  3. 房舍与祖墓的并称
    在特定语境中,“庐墓”可代指家族居住地与祖坟的整体。如《清史稿》记载“田园庐墓之恋”,即表达对故土和祖先的眷恋。

补充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历史文献与辞书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水经注》《明史》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庐墓

庐墓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庐”和“墓”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庐”字的部首是“广”,总笔画数为7画;“墓”字的部首是“土”,总笔画数为9画。

来源

庐墓一词的来源很有趣。相传古时候,贵族或皇室的亲人去世后,会在家中修建一座临时的房屋,以供安置灵柩和进行丧葬活动。这座临时的房屋就叫做“庐”。而丧葬后,贵族或皇室会建造一座坟墓来永久安葬亲人的遗体,这座坟墓就称为“墓”。后来,人们将这两个词合为一体,形成了“庐墓”一词。

繁体

《庐墓》的繁体写法为「廬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廬墓”为例:

庐的古代汉字写法为「復庐」。

墓的古代汉字写法为「祥墓」。

例句

他们为祖先修建了一座庐墓。

组词

庐宇、墓地、古庐、宫庐、墓志铭

近义词

陵墓、坟墓、墓穴

反义词

庐宅、庐舍、生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