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縢议的意思、金縢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縢议的解释

谓代君王而死之奏议。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四:“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参见“ 金縢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縢之匮(jīn téng zhī guì)是源自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的典故性词汇,其核心含义指用金属带子封缄的柜子,特指周武王病重时,其弟周公旦书写祷文祈求代死,并将祷文藏于其中以示郑重与隐秘的事件。

详细释义与背景

  1. 字面本义:

    • 金縢:“金”指金属(通常理解为铜),“縢”指绳索或封缄用的带子。“金縢”即用金属带子捆扎、封缄。
    • 匮:通“柜”,指箱子、柜子。
    • 合指:用金属带子封缄的柜子。这体现了古人对于重要文书或物品进行特殊保护和保密的方式。
  2. 历史典故(核心含义): 该词因《尚书·周书·金縢》篇而闻名。据记载:

    • 周武王克商后不久身患重病。
    • 其弟周公旦(后世尊为儒家元圣)设坛祭祀,向周人先祖太王、王季、文王祈祷,愿以自身代替武王去死。
    • 周公将书写祷辞的简册放入一个柜子中,并用“金縢”(金属带)加以封缄,以示其神圣、庄重和不可轻易开启。
    • 武王病愈后,周公未公开此事。后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摄政,遭流言中伤。当出现天灾异象时,成王开启金縢之匮,发现周公当年的祷书,才明白周公的忠诚,消除了疑虑。
    • 因此,“金縢之匮”或简称“金縢”,成为忠诚、赤诚、自我牺牲精神以及重要秘密文书的代名词,象征着深藏不露的至诚之心和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秘密。
  3. 文化象征与引申义:

    • 赤诚忠心的象征:周公藏祷书于金縢之匮的行为,成为后世忠臣典范,金縢遂成为赤胆忠心、甘愿为国为民牺牲自我的象征。
    • 重大秘密或珍贵文献的隐喻:指代被严密保管、关系重大的文书或秘密。
    • 神圣与庄重的体现:用金带封缄,体现了对其中内容至高无上的重视和敬畏。

引用参考来源

“金縢之匮”不仅是一个描述特定物品的古汉语词汇,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理解中国早期政治伦理和儒家忠孝观念的重要文化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金縢议”是一个存在多重解释的词汇,需结合不同来源进行辨析:

一、两种主要含义解析

  1. 古代典故中的含义(主流解释)

    • 核心释义:指代君王赴死的奏议,常见于历史文献。典故源自《尚书·金縢》,原指周公用金丝密封的祷天册文,后衍生为忠臣代君赴难的谏言。
    • 语境例证:唐代曹唐《三年冬大礼》诗句“千官不起金縢议”中,该词特指百官未能提出替君主承担灾祸的谏议,体现古代政治伦理。
  2. 现代误用或引申含义

    • 字面曲解:有现代资料将其拆解为“金(金钱)+縢(捆绑)+议(议论)”,解释为“用金钱操控言论”。
    • 辨析说明:此解释未见古籍佐证,可能是当代对生僻词的附会解读,与历史典故无直接关联。

二、词源考据

三、使用建议

在古籍或文史研究中应取第一种含义,若现代语境出现第二种解释,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是否为创新用法。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典故辞典》等权威工具书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

拜免饱朔逼蹴宾属不胜枚举场事巉绝车赋出嫁欑植道在人为调门东来紫气笃谨庉庉恶露方辕拂手盖帘羹元何乐不为画阵监河蟭螟挟主行令节养倢伃进举积佑揽辔中原略术躐趿临组流人緑柰懵蔽目揖挠腮撧耳鸟占泥腿杆俳调牵盐轻僄齐圣羣婚日已三竿荣气赏弄畲火绳劾审刑院书板螳螂子填阬满谷天悬地隔铁锈通判项坠小建协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