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属的意思、宾属的详细解释
宾属的解释
(1).使归顺。《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
(2).指归顺的属国或部落。《宋书·索虏传》:“不图彼朝计疆埸之小疵,不相关移,窃与师旅,亡我宾属。”
(3).僚属。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公乃盛服执笏以入即事,文武宾属,俯首听位,各执其职。”《新唐书·循吏传·何易于》:“刺史 崔朴 常乘春与宾属汎舟出 益昌 旁。”
词语分解
- 宾的解释 宾 (賓) ī 客人: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 古同“傧”,傧相。 服从,归顺:宾服。宾附。 姓。 主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属的解释 属 (屬) ǔ 同一家族的:亲属。眷属。烈属。 类别:金属。吾属。 有管辖关系的,归类:属于。属下。属地。归属。直属。附属。隶属。 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 系,是:属实
网络扩展解释
“宾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含义,结合不同文献的释义和用例可综合解释如下:
-
使归顺
指通过政治或军事手段使其他势力臣服。例如《管子·霸言》中提到:“霸王之形……宾属四海”,即通过霸业使四方归附。
-
归顺的属国或部落
指已臣服的附属地区或群体。如《宋书·索虏传》记载:“亡我宾属”,指失去原本归顺的属地。
-
僚属(下属官员)
指官员的属吏或随从。唐代韩愈《南海神庙碑》中“文武宾属,俯首听位”即描述官员与下属共同处理事务的场景。
补充说明
- 词源解析:
“宾”本义为客人,引申为“服从”(如“宾服”);“属”读作shǔ时表归属,组合后衍生出上述含义。
- 例句参考:
宋代梅尧臣诗云:“宾属两三人,从容奉评文”,此处“宾属”指僚属。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语境,可参考《管子》《宋书》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宾属这个词是指与宾主相关的人或团体。这个词的构成由两个部分组成,它的部首是宀和叔,它的笔画数是8。宾属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字写作「賓屬」。在古时候,宾属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义。
以下是关于宾属的一些例句:
1. 我的宾属今天来参加我们的家庭聚会。
2. 这个会议只允许宾属进入。
宾属这个词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或短语,例如:
1. 宾属单位(referring to the subordinate units of an organization)
2. 宾属关系(referr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ests and hosts)
关于宾属的近义词包括:房客、客人、宾客。反义词则没有特定的词汇与之对应。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