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经远的意思、经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经远的解释

(1).经涉远途。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欲经远而乏舟车之用。”

(2).谓作长远谋划。《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袁绍 、 刘表 ,虽士民众彊,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旧唐书·高季辅传》:“臺阁之吏,昧於经远之道。” 明 文徵明 《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如言 维扬 賑饥、西北边备及 江 南农田数事,皆经远之谋,非徒苟焉图塞目前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拆解和古典文献用例中理解,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意义:

  1. 本义:谋划长远之事

    • “经”在此处取“经营、治理、谋划”之意(《说文解字》:经,织也。引申为治理、常道)。
    • “远”指“长远、久远”(《说文解字》:远,辽也)。
    • 因此,“经远”字面意思即“谋划长远之计”、“考虑深远”、“做长远打算”。它强调一种深谋远虑、着眼于未来的策略或行为方式。例如,《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引《彧别传》有“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俊咸宗焉。然前后所举,皆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太祖曰:‘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彧及攸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馀财。彧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彧经远智周,能断大事,应变无方。” 这里“经远智周”即指荀彧具有深谋远虑、智慧周全的特质 。
  2. 引申义:经历远方/长途跋涉

    • 在更少见的用法中,“经”可作“经过、经历”解,“远”指“远方、远路”。
    • 故“经远”也可理解为“经历远方”、“长途跋涉”。例如,唐代诗人张籍《送新罗使》诗中有“悠悠到乡国,还望海西天。经远波涛险,山深道路偏。” 此处的“经远”即指使者经历遥远而险阻的航程 。

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经远”的核心含义侧重于其谋划长远、深谋远虑的本义。它形容一种具有战略眼光、能够为未来做周密计划和打算的能力或行为。其“经历远方”的引申义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典诗文语境。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经远”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经涉远途
    指经历或跋涉遥远的旅途。例如晋代葛洪《抱朴子·论仙》中提到“欲经远而乏舟车之用”,即强调远行途中的物资匮乏。

  2. 长远谋划
    指进行深远的规划或策略。《三国志·魏志·毛玠传》中评价袁绍、刘表“皆无经远之虑”,即批评其缺乏长远眼光。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背景

部分资料提到“经远”与清朝北洋水师“经远舰”的关联,但此用法属于特定历史名称,需结合语境区分。

“经远”既可指实际的空间距离,也可用于抽象的战略或人生规划,需根据上下文具体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悲怆萹豆逼蹙别派波痕词位错逆倒行逆施點金作鐵妒女祠恶韵奉读風示更移隔栅公袭冠具琀玉烘堂黄骢叠皇极昏老假道灭虢教务诫慎记分开读诳取诳时惑衆老饕立格立后厉精更始里谚礼治緑莎桼书岂特畦盐忍悖人命关天丧命删裁善茬山翠十八埊狱石鼠视线水漂儿天志佻佻铜梁遐琛响尾蛇响玉献礼小聪明孝道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