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皇极的意思、皇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皇极的解释

(1).帝王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所谓大中至正之道。《书·洪范》:“五,皇极,皇建其有极。”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蒞万方,化功侔於天地。”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极居中,而‘五’之本身复具有中数。”

(2).指皇位。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於 世祖 ,遂享皇极。”《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废帝为 东海王 ,以丞相録尚书事 会稽王 昱 统承皇极。”《旧唐书·外戚传·武承嗣》:“皇极者,域中之大寳,必顺乎天命。”

(3).指皇帝。《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司马贞 述赞:“姊配皇极,身尚 平阳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向若 林父 诛, 陈平 死, 百里 不用, 晏婴 见逐,是 晋 无 赤狄 之土, 汉 无皇极之尊, 秦 不併 西戎 , 齐 不霸 东海 矣。” 清 屈大均 《洗象行》:“晓披瓔珞朝皇极,秋驾鑾舆出喜峰。”

(4).指皇室。《晋书·桓玄传》:“先臣蒙国家殊遇,姻婭皇极。”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庐陵王诔》:“託体皇极,衔怨至尽。”《宋书·谢晦传》:“ 羡之 及 亮 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极。”

(5).指古代有关天文、历算、五行等方面的专门方术。《新唐书·五行志一》:“ 向 为《五行传》,乃取其五事,皇极、庶证附於五行以为八事。”《明史·方伎传·周述学》:“自历而外,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舆地……莫不各有成书。”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二○五:“自言 郭璞 终皇极,讲见天心待杀身。”

(6).宫殿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 皇极 、 建极 、 中极 、 武英 、 文华 殿庭、楼阁、廊廡洒扫之役。”参见“ 皇极殿 ”。

(7).旧时教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教养·严邪6*教》:“今世之所谓白莲、无为、皇极、大乘、洪阳、螺祖诸教,皆奸人所创之邪6*教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皇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皇极"是汉语古典文献中的复合词,其内涵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政治哲学范畴 《汉语大词典》释为"帝王治世的最高准则",《尚书·洪范》载:"皇建其有极",指天子建立治国中正之道。宋代蔡沈《书集传》注:"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所取正焉",强调君主应作为道德与政治的基准。

二、宇宙观体系 《宋史·艺文志》著录邵雍《皇极经世》十二卷,构建以"元会运世"为单位的宇宙演化模型。此概念融合《易经》"太极"说,认为"皇极"是贯通天人的终极法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本乾坤之性,究性命之微"。

三、天文历法应用 《辞海》记载"皇极历"为隋代刘焯创制的历法体系,载于《隋书·律历志》。该历首次采用定朔法计算日食,确立"岁差"概念,比欧洲早约千年。唐代李淳风评其"推步之妙,独冠古今"。

(注:因具体数字资源链接政策限制,参考文献标注采用典籍通行版本。读者可查阅中华书局点校本《尚书》《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全书》电子版获取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皇极”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各领域权威资料后的详细解释:

一、政治与权力核心

  1. 帝王统治准则
    指帝王治理天下的至高准则,强调“大中至正之道”,即公正、中庸的治国理念。这一概念源自《尚书·洪范》,主张施政需符合天道与民心平衡。

  2. 皇权象征
    可代指皇帝本人、皇位或皇室,体现君主权力的不可僭越性。例如《晋书》中“协皇极之中”即指顺应帝王权威。

二、风水学概念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皇极”指房屋内生气与旺气的凝聚点:

三、哲学与宇宙观

道家文化中,“皇极”关联“太极”思想,兼具“最高”与“中央”双重内涵:

四、其他延伸含义


“皇极”的核心意义围绕权力、空间与哲学展开,既体现古代政治理想,也渗透于传统文化多个层面。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可参考《尚书》《晋书》及风水学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案校拔火罐儿半更子倍伴北阙不关痛痒不知所为餐刀藏识车攻马同綷粲搭界电弧递递多手多脚覆容赣江棺柩贵出韩子讲义金鸡奖狂谈髋骨癞风浪包喽梁丘链式反应凛然緑昌明卖文瞒天谎马上公闷窒密游牛领派调偏背譬况聘币弃货驱赫劬精曲胜柔利弱枝枣上阳宫神经痛神咒符眡瞭收驩双头花叔子诵笃笃调三斡四图籍五行大布汙脏小打扮儿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