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只是;何止。《庄子·让王》:“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 随侯 之重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臣死且不辞,岂特巵酒乎!”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叙》:“夫所谓世臣者,岂特世禄之人;而巨室者,岂特侈富之家也哉!”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古之君子德业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后世者,岂特天质之美哉!” 清 叶舒璐 《索得学山兄遗稿》诗之二:“ 阿连 自为文章哭,岂特伤心旧雁行?”
“岂特”是一个文言词汇,主要用于反问或递进语境中,表达强调或超出预期的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岂特”由反问词“岂”与副词“特”组成,字面可拆解为“难道只是”或“何止”。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否定“仅仅如此”来强调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情况,例如:
反问强调
常用于否定对方观点或引出更深层结论。如《庄子·让王》用“岂特随侯之重哉?”反驳“用宝珠弹雀”的荒谬,强调生命的价值远超宝珠。
递进表达
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臣死且不辞,岂特巵酒乎?”通过对比“死”与“一杯酒”,突显决心的强烈。
情感色彩
查字典提到该词带有“超出预期”的情感,如苏轼用“岂特世禄之人”批判仅以世袭地位定义“世臣”的狭隘。
出处 | 例句 | 翻译 |
---|---|---|
《庄子·让王》 | 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 | 生命的重要性,何止一颗宝珠能比? |
《高帝求贤诏》 | 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 有才能的贤者,难道只存在于古代吗? |
苏轼《王仲仪真赞叙》 | 巨室者,岂特侈富之家也哉? | 所谓世家大族,何止是奢侈富裕的家庭?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见于古文或仿古文体。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汉典、《高帝求贤诏》原文等来源。
《岂特》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理解为“何必只是”、“不止于此”。
《岂特》的部首是“山”,它的总笔画数为10笔。
《岂特》是由“岂”和“特”两个字组成。其中,“岂”是疑问词,“特”表示特别、特殊。结合在一起,表示对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质疑,并暗示有更多的可能性。
繁体字中,可以用“豈”字代替“岂”,而“特”字则没有变化。
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古代汉字的写法可以略有不同。然而,关于《岂特》这个词的具体古代写法,目前无法确切得知。
1. 他岂特是个好学生,还善于音乐和体育。
2. 这个问题岂特只有一种答案,还有很多其他可能性。
岂曰无衣,与其袒裼以示人也;岂特是此一事,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
何止、远超
止步、仅限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