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志的意思、天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志的解释

(1).天下之明法。《墨子·天志上》:“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员。”

(2).天的意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志”是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墨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其含义可从汉语词典及哲学义理角度阐释如下:

一、字义与基本释义

“天”指宇宙最高主宰或自然法则,“志”意为意志、旨意。合称“天志”即指天的意志或宇宙的普遍法则。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此概念,强调天具有明辨善恶、赏善罚恶的意志,是人类行为的终极准则(《墨子·天志》)。

二、哲学内涵与墨家主张

  1. 道德权威性

    墨子认为“天志”是普世价值的根源:“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天志上》)。天的意志表现为兼爱、非攻、尚同等道德原则,人类需顺应天志行事,方能实现社会公正。

    来源:《墨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2. 对儒家天命观的批判性发展

    区别于儒家“天命”的命定色彩,墨家“天志”更强调主动的道德实践。天志并非不可知的力量,而是通过“明鬼”(鬼神存在)的监督机制,要求人类积极行善避恶(《墨子·明鬼》)。

    来源: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3. 社会功能:制约王权与规范行为

    墨子以天志为最高法度,主张“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子·天志中》),以此约束统治者权力,同时为平民提供对抗不公的理论依据。

    来源:孙诒让《墨子间诂》,商务印书馆。

三、历史影响与现代诠释

“天志”思想体现了墨家对客观道德律的追求,被近代学者视为中国古代理性主义与功利伦理的萌芽。梁启超评其为“墨学之纲领,诸义皆由此衍生”(《墨子学案》),其“天志-明鬼”体系虽含宗教形式,内核实为对公平秩序的理性设计。

来源:《汉语大词典》(在线版),"天志"词条释义。

四、学术参考链接

  1. 《墨子·天志》原文: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墨子》

  2. 墨家思想研究: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墨子

  3. 《汉语大词典》"天志"释义:

    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


注:本文释义综合《墨子》原典、哲学史著作及权威词典,引用来源均为学术出版物或专业数据库,内容符合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天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墨家哲学概念

  1. 天下之明法
    出自《墨子·天志上》,墨子将“天志”比喻为工匠的规矩,是衡量天下行为的准则。他认为“天”具有客观法则性,主张以“天志”作为社会治理和道德评判的标准,强调“顺天意者得赏,反天意者得罚”。

  2. 墨家意志的象征
    墨子提出“天志”代表公正无私的意志,是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的终极依据,如“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


二、儒家及汉代思想

  1. 天的意志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楚庄王》中提出“天志”即“天命”,认为君主需顺应天意,通过“改正朔、易服色”等行为彰显天的权威。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解释将“天志”引申为个人远大志向,如“追求高远目标,超越常人的抱负”。但此用法多见于姓名学或文学比喻,并非传统经典含义。

例句参考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该词,避免混淆哲学概念与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乡班驳陆离别墅不敌常事朝考窗牖祠具打成一片打得好大斗点鼠而且法曹犯案丰洁蚨虶感甄工细鼓动滑碌碌黄精稼穑翁矜束九龙壁寄信狂瘈览胜老世累迹凉能龙藻蟊食毛丫头眉峯碧缅怀魔术师目外眦难胜攀升黔黎潜玩青春客清悦旗学悫士睿德深覆省题誓禁试判收视反听孀雌所说蜩翼媮薄物宜闲拔枭鵩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