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灭虢的意思、假道灭虢的详细解释
假道灭虢的解释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词语分解
- 假道的解释 经由;取道详细解释.借路。《左传·僖公二年》:“ 晋 荀息 请以 屈 产之乘,与 垂棘 之璧,假道于 虞 以伐 虢 。” 杜预 注:“自 晋 适 虢 ,途出於 虞 ,故借道。”《南齐书·张欣泰传》
- 虢的解释 虢 ó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东虢(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虢(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姓。 笔画数:; 部首:虍;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假道灭虢”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jiǎ dào miè guó
- 字义:“假”指借,“道”指道路,“虢”是春秋时期位于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的诸侯国。字面意思为“借路灭虢”,引申为以某种名义为借口,实际达到消灭目标的目的。
二、历史出处与典故
- 出处:最早记载于《左传·僖公二年》,晋国大夫荀息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并赠送名马、玉璧贿赂虞公。
- 典故:
晋献公欲灭虢国,但需经过虞国领土。虞公贪图晋国财物,不顾大臣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谏,同意借道。晋国灭虢后,回师途中顺势灭虞,实现“一石二鸟”。
三、用法与延伸
- 词性:中性成语,多含警示意味。
- 语法:作谓语、定语,常见于分析策略或警示潜在危机(如“警惕对手假道灭虢的计谋”)。
- 近义词:假途灭虢、借刀杀人。
- 现代启示:比喻表面借助他人,实则暗藏祸心,常用于提醒勿因小利忽视长远风险。
四、示例与延伸阅读
- 造句:“公司扩张时需谨慎,避免被合作方假道灭虢。”
- 扩展阅读:可参考《左传》相关篇章或《三十六计》中的“假道伐虢”策略分析。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背景或语言学分析,可查看来源网页(如汉典、百度文库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假道灭虢》的意思
《假道灭虢》是指利用假装要帮助对方的方式,最终消灭对方。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故事。
拆分部首和笔画
《假道灭虢》由“㔾”、“广”、“巛”、“虍”、“彐”、“立”、“文”七个部首组成,笔画总共为32画。
来源
《假道灭虢》这个成语出自古代中国战国时期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晋国攻打虢国,晋国的国君向虢国的国君提供了帮助,但实际上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最终以这种方式成功消灭了虢国。
繁体字
《假道灭虢》的繁体字为《假道滅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与现代的写法类似。
例句
使用《假道灭虢》的例句:
他以友好的姿态进入了对方的领土,但实际上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假道灭虢。
组词
与《假道灭虢》相关的组词有:
- 假装
- 灭亡
- 谋取
- 攻击
- 协助
近义词
与《假道灭虢》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 包藏祸心
- 假意
- 假干正事
反义词
与《假道灭虢》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 循循善诱
- 明辨是非
- 以诚相待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吉报名鄙躁差争池綍箠掠大吆小喝调弓萼緑华恩东扼腕叹息繁花反巵芬兰稿纸功成名遂好尚画框喤聒昏冠火落火山絜臯惊尘惊急列救过补阙崛强拘拦吭唷腊风类分连更彻夜灵洁灵醒蟆更眉头一展,计上心来门外楼头木砚凝寂炮格牵扰且由晴虹蜻蜻秋玉缺行撋拭乳姥乳柱山膏神虚石林兽臣书厨思永调音頽烂臀杖魏王大瓠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