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道灭虢的意思、假道灭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道灭虢的解释

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假道灭虢”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历史典故的成语,拼音为jiǎ dào miè guó。其本义指以借路为名行侵占之实的策略,现多用于形容表面借助他人达成目的,实则暗藏损害对方利益的意图。

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大夫荀息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承诺赠予虞君名马和玉璧。虞国大夫宫之奇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劝谏虞君未果,最终晋国灭虢后回师途中顺势吞并虞国。这一事件被概括为“假道伐虢”,位列《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核心思想是“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在现代汉语中,“假道灭虢”常用于警示人们警惕表面友好的欺骗行为,强调国际交往、商业合作中保持战略清醒的重要性。例如《人民日报》曾引用该典故评论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的双重标准行为。

近义表述包括“借途伐虢”“过河拆桥”,反义概念则有“守望相助”“肝胆相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义为“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的计策”。

参考资料:

  1. 《左传》全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 《三十六计》战例解析(中华书局官网)
  3. 人民日报历史典故专栏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假道灭虢”是一个源自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历史出处与典故


三、用法与延伸


四、示例与延伸阅读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背景或语言学分析,可查看来源网页(如汉典、百度文库等)。

别人正在浏览...

挨挨抢抢爱焰百六公百岁半妆犇辏标致冰翁碧荣不过铲铗超摅出家淳燿促调等于点唇抵忌东湖翻枱佛是金装,人是衣装浮游改行迁善公猫光训祼器滚瓜烂熟鹤版讳穷壶浆塞道货儿家童借孝惊错颶潮卡秋莎来路货老女归宗略获两林辚菌庙胜判处偏离破家亡国勤勤秋霭烧埋钱十二月律受脤天街沱茶馲駞帷殿喔屋里兀突突仙方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