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儆省的意思、儆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儆省的解释

[alert] 使人觉悟;反省

详细解释

警诫省悟。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 丁公 此举大快人意,大快生平,亦大有功於朝廷矣。从此大有儆省,大有震惧,不敢慢法以自作殃,何可当哉此疏也邪!”《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王不知儆省,必有身弑国亡之祸。”《明史·宋纁传》:“言官极论得失,要使人主动心;纵罪及言官,上意犹有所儆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榜其罪,使远邇所共闻,所以兴其儆省之念,知其所恶而勿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儆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ǐng xǐ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儆省”由“儆”(警戒、戒备)和“省”(反省、省察)组成,意为通过警惕和反思引以为戒,避免重复犯错。


详细解释

  1. 词义核心

    • 儆:强调对外界危险或错误的警觉,如“儆戒”“惩一儆百”。
    • 省:指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修正,如“反省”“内省”。
      合起来表示“既保持对外界的警惕,又注重自我修正”。
  2. 语境用法

    • 多用于劝诫他人或自我警示,常见于正式文书或历史典籍。例如:
      • 《明史》提到“上意犹有所儆省”,指君主通过反思有所觉悟。
      • 《元史》中“力行善政,亦冀陛下谨慎修德”强调以儆省推动善政。

例句与出处


“儆省”融合了对外界风险的警觉与对内在行为的反思,是中华文化中“知行合一”思想的体现,常用于强调以史为鉴、自我修正的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儆省》的意思和拆分

《儆省》(jǐng xǐ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儆和省两个字组成。其中,儆(jǐng)是一个独立的字,而省(xǐng)是一个附带的字。

《儆省》的部首和笔画

儆的部首是人字旁,它由人字旁和令部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省的部首是目字旁,它由目字旁和生部组成,总共有4个笔画。

《儆省》的来源

《儆省》一词源自《诗经·大雅·儆民》:“惟汝儆民,兄弟君子。”意为提醒人民警惕,使人们留心。它在古代用来警告人们不懈怠、时刻保持警觉。

《儆省》的繁体

繁体字“儆省”为“警省”,拆分为警和省两个字,拼音分别为jǐng和xǐng。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虽然《儆省》一词的意思和用法没有变化,但是其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出入。

《儆省》的例句

1.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儆省。
2. 作为领导者,他时常提醒自己要儆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辞。

《儆省》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儆慎、儆戒、儆醒、儆惕、儆瞻等。
近义词:警惕、提醒、警醒、戒备等。
反义词:放松、疏忽、大意、漫不经心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