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ste] 奢侈浪费;过度地消耗费用
除多支靡费外,也似无甚裨益。——清· 伊湛纳希《一层楼》
浪费,耗费过度。《荀子·君道》:“故天子诸侯无靡费之用,士大夫无 * 之行。”
靡费(拼音:mí fèi)是现代汉语中表示浪费、耗费过度的规范用词,其核心含义指不必要或超出合理限度地消耗财物、人力或时间。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释义及相关文献,可具体解析如下:
指无节制地消耗财物或资源,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奢侈与不经济。
例证:
“工程预算需严格控制,避免靡费公帑。”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94页)
二字组合后,强化了“无度消耗”的贬义色彩,区别于中性词“花费”。
例:“靡费时日”“靡费民力”。
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教育部,2002年),“靡费”为推荐词形,不宜写作“糜费”。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第904页)
词语 | 核心差异 | 示例 |
---|---|---|
浪费 | 泛指不合理使用,程度较轻 | 浪费粮食 |
挥霍 | 强调故意炫耀性消费 | 挥霍无度 |
靡费 | 侧重过度消耗导致资源枯竭 | 靡费国库储备 |
暴殄天物 | 特指糟蹋珍贵资源,语义最重 | 滥伐森林实属暴殄天物 |
《礼记·檀弓上》有“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之句,汉代郑玄注:“谓不靡费财物。” 此处“靡费”已明确指向非必要消耗。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3年)多次强调“严控靡费”,凸显其当代应用价值。
例:“开源节流,杜绝靡费。”
结论:
“靡费”作为规范汉语词汇,承载对资源过度消耗的批判性语义,其使用需严格遵循现代汉语规范,并关联社会资源可持续性议题。
“靡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í fèi(注意“靡”不读mǐ),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奢侈浪费、过度消耗财物或资源,强调无节制地挥霍。例如:
构成:
近义词:挥霍、奢侈、铺张。
反义词:节俭、节省、节制。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颜氏家训》《汉书》等文献。
宝阁鄙概币赍泊车逋刻不宁不耐不狎恻楚侧卧尝食诞序登下得朋帝坟遌颜负魁砆石光彩照人关外含娇荷负厚葬皇妣灰躯混听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景天金兰之契近理军众开貌狂穉连夕离懈鲁连矢男爵南唐二陵抛官劈剥泼墨仙人图抢窝诠说饶侈戎柄萐脯伤嗟商蚷升瓯盛筵难再死球搜劫锁连獭皮冠铜表头号橐爚晚晌痿瘁下不了台闲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