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铠的意思、鞍铠的详细解释
鞍铠的解释
犹鞍甲。《新唐书·李愬传》:“敕士少休,益治鞍鎧。”
词语分解
- 鞍的解释 鞍 ā 套在骡马背上便于骑坐的东西:马鞍。鞍鞒。鞍韂(刵 )(马鞍和垫在马鞍下面的东西。亦称“鞍鞯”)。 笔画数:; 部首:革; 笔顺编号:
- 铠的解释 铠 (鎧) ǎ 〔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铠”,“首铠”。 (鎧)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鞍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鞍”和“铠”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代马鞍与铠甲,是古代骑兵装备的统称。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基本释义:
- 鞍 (ān): 指放置在骡马等牲口背上供人骑坐或驮载物品的器具,即马鞍。其作用是使骑乘者坐稳、舒适,并分散压力。
- 铠 (kǎi): 指古代战士穿在身上、用金属片或皮革制成的防护服,即铠甲。其作用是保护战士在战斗中免受兵器的伤害。
- 鞍铠: 因此,“鞍铠”合称,特指骑兵作战时所需的马鞍和铠甲这两项关键装备。它代表了骑兵的基本武装配置。
-
引申与象征意义:
- 骑兵装备的代称: “鞍铠”常作为骑兵装备的整体象征或代名词,强调其对于骑兵身份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性。
- 军事力量或战争的象征: 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鞍铠”有时可引申指代武装力量、军事行动或战争状态。例如,“身披鞍铠”意指投身军旅,“鞍铠未解”形容战事未息。
-
应用场景:
-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军事装备。
- 常见于历史文献、古典诗词、军事著作中,用以描绘骑兵形象或战争场面。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该词典是汉语词汇释义的权威工具书,对“鞍”、“铠”及类似合成词(如“鞍马”、“甲铠”)有详细解释,其释义是理解“鞍铠”含义的基础。您可以访问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或查阅纸质版获取更详尽释义。
- 《辞源》(第三版):这部大型古汉语辞书对字词的源流和古义考释尤为精详,是理解“鞍”、“铠”在古代文献中用法的重要参考。可通过商务印书馆《辞源》网络版(部分内容可能需要访问权限)或图书馆查阅。
-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该词典专门收录古汉语常用字词,对“鞍”、“铠”的释义侧重于其在古籍中的用法,有助于理解“鞍铠”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各大图书馆及在线学术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可查询相关条目。
“鞍铠”是一个具有明确指代意义的古汉语词汇,专指古代骑兵的马鞍和铠甲,是骑兵身份和战斗力的核心象征。
网络扩展解释
“鞍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ān kǎi,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如下: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由“鞍”(马鞍)和“铠”(铠甲)组成,字面指战马和士兵的装备,即马鞍与护甲的结合体。
- 扩展义:在古汉语中常代指军事装备的整体,如《新唐书·李愬传》记载:“敕士少休,益治鞍鎧”,意为整备士兵的鞍甲装备。
2.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中的军备,强调战马与士兵的武装状态。
- 比喻义:部分资料提到可引申形容人或物的华丽外观(如服饰、战车等),但此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3.相关词汇
- 近义词:鞍甲、铠甲。
- 成语关联:如“鞍马劳顿”“被甲据鞍”等,均与军事或辛劳相关。
4.权威性补充
- 高权威来源(如汉典、查字典)均以“鞍甲”为核心解释,建议优先参考此类释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新唐书》原文或古代军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捺巴卢巴人步曲参卿蝉槐船宫疵短疵贱悰灵大设设缔昵帝宣飞飏芬芬感哽歌童工账汩淈讙兜将梁见晛解语杯即命畿辇九畹峻论慨爽考鞫苛滥来处不易朗烈连山排海里里拉拉流动资本飂冽立雪禄籍露屑秘严南祖邱陇趋详神行太保爽烈肆矜死士跳起来题比擿挡屯泰驼鼓亡簪纨袴膏粱违利赴名乌衣诸郎嫌贰仙童仙女小恩小惠笑駡从汝小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