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宠秩的意思、宠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宠秩的解释

(1).宠爱而授以官秩。《左传·昭公八年》:“ 子旗 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诲之,犹惧其不济,吾又宠秩之,其若先人何?’”《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彼 慕容评 者,蔽君专政,忌贤疾功,愚闇贪虐以丧其国,国亡不死,逃遁见禽。 秦王 坚 不以为诛首,又从而宠秩之,是爱一人而不爱一国之人也。” 胡三省 注:“宠秩,谓宠而序其官,使不失次也。”

(2).指尊贵的官秩。 唐 元稹 《代李中丞谢官表》:“伏奉今月二十九日制,授臣御史中丞。宠秩踰涯,心魂战越。”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 杨邦毅 ﹞绰有 张御史 之风,无愧 颜常山 之节,肆颁恩典,庸慰忠魂……併推宠秩以及遗孤,非止居住之荣,实是臣工之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宠秩(chǒng zh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因受宠爱而获得官职或晋升,多用于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特殊恩赐。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层次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义分解

    • 宠:本义为尊崇、恩惠(《说文解字》:"尊居也"),引申为偏爱、荣耀。
    • 秩:原指官吏俸禄或官职品级(《玉篇》:"禄也,次也"),后泛指官位等级。

      合成词义:因受宠幸而授予官职或提升官阶,强调恩宠与官职的关联性。

  2. 权威词典定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因受宠幸而获官职或升迁",例证引《左传·襄公三十年》"宠秩多僭"。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辞源》注:"以宠幸而授官",强调君主对臣子的破格提拔。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1. 历史文献典型用例

    • 《左传·昭公十五年》:"宠秩无度,祸之本也。"(指过度凭恩宠授官将招致祸患)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时法制待藩国峻迫,僚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故宠秩有差。"(反映按恩宠程度区别封赏官职)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2. 语义延伸

    唐宋后渐引申为对人才的特殊礼遇。如苏轼《谢宣召入院状》:"圣恩宠秩,何以克当。"(表对皇帝超常提拔的谦辞)


三、现代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宠秩"因语境变迁已罕用,但保留于历史研究及古文解读,其概念可对应: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左丘明. 《左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陈寿. 《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王力. 《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99.

网络扩展解释

“宠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宠爱而授以官秩
    指君主因偏爱某人而授予官职或提升官阶。例如《左传·昭公八年》记载,子旗反对因私情提拔年轻官员,认为这会违背先人传统。后《资治通鉴》也提到前秦苻坚对慕容评的任用争议,胡三省注解“宠秩”为“宠而序其官,使不失次”。

  2. 指尊贵的官秩
    强调官职本身的显赫地位。如唐代元稹在谢官表中用“宠秩逾涯”表达对高位的惶恐。

二、词源与用法

以上解析综合了《左传》《资治通鉴》等典籍用例及权威词典释义,可通过标注来源的网页进一步查阅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挨磨媪妪班资剥辱倍文本货豳籥眵昏刺喷大破大立打一棒快毬子叠罗黄二道芳茝放绁風府工期谷公鼓谏海南赫耀煌熠挥逊虺易火禽兼备积墆金饼凈饭王惊散金銮坡机赏纠耳九重天厥弛科课连台戏内户鸟子声盘行秦鉴琼珂栖憇诠拣驱山曲头热辐射入孝出悌三面角捎漆赦命水车术甲燧林太阿倒持天巧帷户猥昵五色毫小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