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刚舞的意思、金刚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刚舞的解释

舞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金刚界外供养品》:“我作金刚舞,供养十方无量世界三世诸佛一切菩萨,作是想已。结金刚拳,两臂作舞,即是金刚舞印。作此舞印,诸佛菩萨即大欢喜。” 唐 张鷟 《朝野佥载》补辑:“ 隋 末, 深州 诸葛昂 ,性豪侠。 渤海 高瓚 闻而造之,为设鸡肫而已。 瓚 小其用,明日大设,屈 昂 数十人,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餘,裹餤麄如庭柱,盆作酒盌行巡,自为金刚舞以送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刚舞是藏传佛教中一种具有宗教象征意义的仪式性舞蹈,其名称源于梵语“Vajra Nṛtya”,汉语音译为“金刚舞”,意指“如金刚般坚不可摧的舞蹈”。该舞蹈以密宗修行理念为核心,通过肢体动作、法器运用及服饰符号传递佛教教义。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金刚”在佛教术语中代表坚固不坏、锐利无碍的特性,引申为破除无明的智慧;“舞”则指通过肢体语言完成宗教仪轨的表达形式。二者结合形成的复合词,凸显了宗教实践与艺术表现的融合性。

在表现形式上,金刚舞包含三大要素:

  1. 面具系统:各类护法神面具对应不同教派传承,如宁玛派的马头明王面具象征降服贪欲
  2. 手势语汇:包含108种标准手印(mudra),如期克印表示降伏邪魔
  3. 方位步法:按曼荼罗图形移动,形成具有几何美感的场域构建

据《藏传佛教仪轨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记载,这种舞蹈最早可追溯至8世纪莲花生大士入藏弘法时期,其原型融合了印度密宗仪轨与西藏苯教巫舞元素。现代学术考证显示,完整的金刚舞仪轨包含前行准备、正行表演、结行回向三个阶段,需严格遵循《金刚舞根本续》的密续传承。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刚舞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实施。最新田野调查数据显示,现存完整金刚舞传承体系涉及西藏、青海、四川等地的42座寺院。

网络扩展解释

“金刚舞”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宗教仪式(核心定义)

金刚舞(又称金刚法舞)是藏传佛教密宗的重要宗教仪式,具有“见即解脱”的功德。其特点包括:

  1. 表现形式:通过歌舞展现佛菩萨以神通幻化度化众生的场景,常见于大型法会或节庆(如藏历新年)。
  2. 分类:分为上师舞、本尊舞、空行舞、护法舞四类,对应不同修行次第。
  3. 意义:不仅是表演,更被视为修行法门,通过观看法舞可积累资粮、破除障碍。

二、比喻性描述

在非宗教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动作迅猛有力的状态,如“金刚般敏捷而刚强”。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比喻,非原始词义。


补充说明:

若需了解具体法会时间或修行细节,建议参考藏传佛教寺院官方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版画苞枿陂畜不得死不煞惨恻残货参佐草土产马骋辔车厢从性从者麤米答腊鼓癫痫帝国地户定识钝态鳄鱼扳手服约跟挂公器官年谷都绲边杭子回澜枑苑夹棒湔改检镜俴驷教改疾间净心了身达命连并里手履年昧没迁种窃统芹诚请业权计日诵五车梢云舍利子塔声偶使人陶师腾逸艇子外事瓮齑禊寳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