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金刚界外供养品》:“我作金刚舞,供养十方无量世界三世诸佛一切菩萨,作是想已。结金刚拳,两臂作舞,即是金刚舞印。作此舞印,诸佛菩萨即大欢喜。” 唐 张鷟 《朝野佥载》补辑:“ 隋 末, 深州 诸葛昂 ,性豪侠。 渤海 高瓚 闻而造之,为设鸡肫而已。 瓚 小其用,明日大设,屈 昂 数十人,烹猪羊等长八尺,薄饼阔丈餘,裹餤麄如庭柱,盆作酒盌行巡,自为金刚舞以送之。”
“金刚舞”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金刚舞(又称金刚法舞)是藏传佛教密宗的重要宗教仪式,具有“见即解脱”的功德。其特点包括:
在非宗教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动作迅猛有力的状态,如“金刚般敏捷而刚强”。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比喻,非原始词义。
补充说明:
若需了解具体法会时间或修行细节,建议参考藏传佛教寺院官方信息。
《金刚舞》是一个词语,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金刚和舞。金刚指的是佛教中护法神的一种形象,象征着力量和无敌的力量。舞则指的是跳舞或者舞蹈的意思。
《金刚舞》这个词语的部首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金和舞。金的部首是金自体,并且金字有一个独立的拼音为jin1。舞的部首是舛(shuan3)。
金刚舞总共拥有10个笔画,其中金部分占据3个笔画,刚占有4个笔画,而舞部分占据了3个笔画。
《金刚舞》这个词语是从佛教文化中引申而来的。金刚在佛教中指的是护法神的一种形象,通常形象呈现为无敌的力量。而舞则是指佛教文化中的一种仪式,常常是在庄严的环境中跳舞。因此,金刚舞可以理解为金刚神的舞蹈表演。
《金刚舞》的繁体字为「金剛舞」。
古时候《金刚舞》这个词语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古汉字写法为「金鋼舞」。
1. 在佛教寺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金刚舞的精彩表演。
2. 据说金刚舞可以驱散恶灵,保护人们免受邪恶的侵害。
金刚杵、金刚钻、舞蹈、舞台
舞蹈、舞曲、舞艺
死板、呆板、僵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