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船。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元 萨都剌 《早发钓台》诗:“艇子钓臺东畔发,月轮却在钓臺西。”
(2).船夫。《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 莫愁 来。” 宋 张元干 《谒金门》词:“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
“艇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tǐng zǐ,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轻便的小船
该词最早指代体积较小的船只,多用于河流、湖泊或近海区域的短途航行。例如宋代辛弃疾《贺新郎》中“艇子飞来生尘步”,元代萨都剌《早发钓台》中“艇子钓臺东畔发”均以“艇子”形容轻舟。现代语境中,可泛指救生艇、游艇等小型船只。
方言中代指船夫
在古乐府诗《莫愁乐》中,“艇子打两桨”的“艇子”即指划船的人,这一用法多见于江南水乡的民间语言。
词源与结构
“艇”本义为轻便小船(形声字,从“舟”部),而“子”在此作为名词后缀,无实际含义,类似“桌子”“椅子”的构词方式。
文学与日常用法
古代诗词常用“艇子”营造闲适或孤寂的意境,如张元干《谒金门》中“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现代多用于描述具体的小型船只,例如“救生艇子”“游艇子”等口语化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演变或方言用法,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艇子》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种小型的船只,通常用于水上交通或娱乐之中。
《艇子》的部首是舟,由10个笔画组成。
《艇子》一词最早出现于《说文解字》,作为小船的意思。
繁体字《艇子》的写法为「艇子」。
在古时候,汉字《艇子》的写法没有明显的差异,仍然是舟+十这样的形式。
1. 他们坐着小艇子在湖上划行,享受宁静的水面。
2. 清晨,渔民们开始准备出海,他们的渔艇子排成一列。
艇船、赛艇、救生艇、快艇、军舰等。
船、舰、舟、轮船等。
陆地、岸边、步行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