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词:“鏤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镂玉裁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òu yù cái bīng,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词背景或更多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或文学解析资料。
《镂玉裁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精心雕琢、用心细致地处理事物。它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非常谨慎、细致。
《镂玉裁冰》共有五个字,分别是“镂”、“玉”、“裁”、“冰”。
其中,“镂”字的部首是“钅”,它的笔画数是8。
“玉”字的部首是“玉”,它的笔画数是5。
“裁”字的部首是“衣”,它的笔画数是12。
“冰”字的部首是“冫”,它的笔画数是4。
《镂玉裁冰》的来源最早见于《论语·述而》篇,是孔子的一句名言:“人而不学,如甘狗。”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并广泛应用于描述精心细致的处理事物的方法和态度。
《镂玉裁冰》的繁体字为「鏤玉裁冰」。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镂玉裁冰》为例,其中有几个字的写法在古代与现代有差异。
在古代,「镂」字的写法为「籠」;「裁」字的写法为「埰」。
1. 他在写作业时总是非常仔细,每一步都像是在镂玉裁冰。
2. 作为一名匠人,他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总是能够镂玉裁冰般地达到完美。
1. 镂金铺彩:比喻文采华美。
2. 裁长补短:比喻对事物进行适当的剪裁、修补,使之达到完美。
3. 钻研:努力钻研,追求精深。
1. 精雕细刻
2. 精打细算
3. 一丝不苟
1. 马马虎虎
2. 漫不经心
3. 粗制滥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