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协同的意思、协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协同的解释

[do sth.in coordination;cooperate with;work in coordination with] 互相配合

协同办理

详细解释

(1).谐调一致;和合共同。《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实,靡不协同。”《后汉书·桓帝纪》:“内外协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六》:“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2).指团结统一。《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皇夏三》:“我应天历,四海为家。协同内外,混一戎华。”

(3).协助;会同。《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卿父劝吾协同 曹公 ,絶婚 公路 。”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三折:“勾头文书元着我协同着你拿这 胡道人 。” 清 李渔 《比目鱼·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协同地方,拿来就是了。” 毛6*6*《给中国人民*********的命令》:“协同 朝鲜 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4).指互相配合。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遇有战事,召集各部落长共同商议,调发兵众,协同作战。” 郭光 《英雄列车》一:“我们的英雄乘务员和旅客协同动作,又从洪水里抢救出来了九个灾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协同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协同”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多方协作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特定目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件事”,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与互补性。

从语义构成分析,“协”字本义为众人合力,《说文解字》释为“众之同和也”,而“同”指共同参与,二字组合强化了集体行动的关联性。在语法功能上,该词既可作为谓语(如“部门协同推进项目”),也可充当定语构成专业术语(如“协同效应”“协同办公系统”)。

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指出,“协同”在当代语境中发展出三层引申义:①技术领域的系统联动(如计算机协同过滤算法);②生物学中的共生关系(如物种协同进化);③管理学中的资源整合模式(如供应链协同)。这种语义拓展体现了词汇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联。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用法词典》收录的典型搭配包括“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协同作战”等词组,反映出该词在政策文件、科技文献及军事领域的高频使用特征。与之形成语义网络的近义词有“配合”“协作”,而反义词体系则包含“孤立”“割裂”等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协同”是一个多维度概念,涵盖哲学、管理学、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核心定义

指协调两个或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通过合作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其本质在于元素间的相干性,通过协作形成整体效益大于部分之拉动效应。

二、词源与文化背景

  1. 古希腊起源:源自协同学(Synergetics),包含协和、同步、和谐等内涵。
  2. 汉字释义:《说文解字》中“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强调集体和谐。
  3. 文学应用:鲁迅在《热风》中提及“协同生长”,反映社会协作的重要性。

三、哲学与系统论视角

康德认为协同是主动与受动间的交互作用,而协同学理论(赫尔曼·哈肯提出)强调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宏观有序结构。

四、现代应用场景

领域 具体表现
技术 协同软件(如OA系统)支持多人在线协作
管理 跨部门决策时采用“协同”而非“管理”,体现民主化流程
军事 陆海空协同作战等现代战争模式
行政 多部门联合工作中,“主办方用‘会同’,其他方用‘协同’”

五、语言特征

例句参考

  1. 《后汉书》:“将军宜与协同策谋”
  2. 现代场景:“集团军信息化协同作战”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技术实现细节,可查看搜狗百科(-2)及汉典(-4)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还拔苗助长猜衅残佚操纵朝骖崇严传讽翠巘挫枯单率调烹短笠夺宗耳屋防线氛围高圆颔首横跨黄馘靃靡靡活受酱豆简歡减省角芒极唱籍籍禁动进计今雨新知九九消寒图浚濑客到客到款门矻矻拉折骊山老母驴马债郿坞明奥莫不然内圣外王颇激破甲弹三同少壮派审敌侍箕帚试手驷马莫追陶墟特庙蹄踏土运微芒无所容心翔涌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