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谄笑胁肩的意思、谄笑胁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谄笑胁肩的解释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諂笑胁肩,赚他上手。”参见“ 胁肩諂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谄笑胁肩"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为了奉承讨好他人而强装笑脸、耸起肩膀,做出谦卑恭顺的姿态,含有明显的贬义。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1. 基本含义

    谄笑:强装笑脸巴结奉承;胁肩:耸起肩膀故作恭敬。合指以谦卑的姿态讨好他人。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8页。

  2. 情感色彩

    强调虚伪与刻意,多用于批判趋炎附势、丧失自尊的行为。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第214页。


二、典故出处

  1.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胁肩谄笑,病于夏畦。"(意为:耸起肩膀强装笑脸,比夏天在田里劳作更令人疲惫。)孟子以此批判谄媚者的虚伪本质。

    来源:《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2010年。

  2. 后世引用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这般人胁肩谄笑,趋奉权贵。"进一步强化其贬义色彩。

    来源:《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校注本。


三、用法解析

  1.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如"胁肩谄笑之徒")。

  2. 近义词对比
    • 阿谀奉承:侧重语言讨好;
    • 奴颜婢膝:强调行为卑屈;
    • 谄笑胁肩:突出肢体动作的刻意性。

      来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洁修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


四、权威用例

  1. 鲁迅《坟·论照相之类》

    "贵人假扮苦人固然可笑,穷人装作贵人胁肩谄笑更显悲哀。"

    来源:《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 当代语境

    多用于批判职场逢迎、权力依附等社会现象,如:"他靠胁肩谄笑攀附领导,终遭众人鄙弃。"


五、语义演变


以上解析综合权威词典、经典文献及学术考据,完整呈现该成语的语义、源流及使用规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或《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谄笑胁肩”是“胁肩谄笑”的同义表述,两者均用于形容阿谀奉承的虚伪姿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含义

该成语指为讨好他人而缩起肩膀、强装谄媚笑容的丑态,常用来批判虚伪逢迎的行为。例如在权贵面前刻意低头哈腰、故作恭敬()。

2.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孟子以此比喻谄媚之态比酷暑劳作更令人不适,强调正直品德的珍贵。公孙丑与孟子讨论士人是否应主动谒见诸侯时,孟子引用段干木、泄柳等贤士的例子,说明谄媚之态不可取()。

3.用法特点

4.示例与延伸

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描述商人被“谄笑胁肩”之徒蒙骗的情节,生动展现此类行为的虚伪性()。


提示:该成语强调对品格的批判,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更多用例可参考《孟子》及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箸变主搏手无策产后风池堑殂背怠堕黕烟大雅扶轮雕板锭铁地图册斗纽犊车凤冠焚劫腹测抚摸负舋膏唇试舌弓骑果切赫怒盒子欢闹昏恣讲筵洊雷健勇锦云僦居劳爱两脚居间陵夷龙漏毛员鼓没溺缅惟妙选明渠蜜甜蓦然回首逆悖撇油穷朔缺隟柔成扫堂腿胜处身远心近实丕丕守奈受私朔蓬岁聿其莫索绝天福秃树芜梗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