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lar day] 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段时期太阳终日不落
极昼是一种自然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极昼又称永昼或午夜太阳,指地球南北极圈内(纬度≥66.5°)的地区,太阳连续24小时以上不落于地平线以下的现象,昼长可达24小时甚至更久。
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约23.5°)共同导致。地轴倾斜方向固定,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极圈内出现昼夜极端变化。
纬度越高,极昼天数越多:
南北极极昼与极夜交替出现:北极极昼时,南极处于极夜,反之亦然。
极昼期间,太阳虽不落下,但高度角会变化(如正午最高、午夜最低),形成独特的“午夜太阳”景观,常见于挪威、冰岛等北极圈国家。
《极昼》这个词源自于汉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分别是“极”和“昼”。其汇成的意思是“极地中连续24小时的白昼”。在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南半球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太阳在夏季连续照射,昼夜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一现象被称为“极昼”。
《极昼》的第一个字“极”,由木字旁和及字旁组成,木意味着树木,及意味着到达,此字由5画组成。第二个字“昼”,由日字旁和者字旁组成,日意味着太阳,者意味着持续,此字由8画组成。
《极昼》这个词的来源可追溯到古代汉语,通过不断的演变和使用,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在繁体字中,相应的写法为“極晝”,仍然保留了词义和结构的基本特征。
在古代,汉字的字形和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极昼》为例,古时候的写法为“極晝”,字形相似但略有差别。
1. 在北极圈内的某些地区,夏季时可以享受到极昼的美好。
2. 在极昼中,人们的生活节奏与其他地区完全不同。
极地、极冷、极寒、昼夜、昼夜不分。
白昼、白天
极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