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砧的意思、村砧的详细解释
村砧的解释
村中捣衣石。亦借指捣衣声。 唐 李商隐 《夜冷》诗:“树遶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
词语分解
- 村的解释 村 ū 乡下聚居的处所:村子。村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村民。 粗野:村野。村俗。村话。村气。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砧的解释 砧 ē 捶、砸或切东西的时候,垫在底下的器具:砧板。砧子。 形状和作用像砧子的:砧骨(听骨之一)。砧木。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村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字面含义
-
基本构成
- “村”指村庄,“砧”本义为捣衣石(即捶打衣物时垫在底下的石板),后也泛指捶打、切割物品时使用的垫板(如铁砧、木砧)。
- 组合后,“村砧”字面意为村中的捣衣石,或引申为村中传来的捣衣声。
-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冷》中写道:“树遶池宽月影多,村砧坞笛隔风萝”,此处“村砧”与“坞笛”对仗,均指代乡村中的声音(捣衣声与笛声),烘托出静谧的意境。
二、引申含义
部分资料(如)提到“村砧”可比喻平凡的人或事物,但这种用法较为少见,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需注意:
- 权威词典(如汉典)及古籍引用中,该词更偏向具体事物(捣衣石/声)的描述。
- 若需使用比喻义,建议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
“村砧”的核心含义为村中捣衣石或捣衣声,常见于古典诗词中,用于描绘乡村生活场景。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比喻用法,可参考具体文献或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村砧(cūn zhē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村庄中用来磨削刀具的砧板。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村:木字旁(mù zì páng)+ 寸字旁(cùn zì páng),共五画。
- 砧:石字旁(shí zì páng)+ 失字旁(shī zì páng),共九画。
“村砧”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村社会。在古代农村中,砧板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磨削农具、刀具等。因此,村庄中常常有人使用村砧来维护和磨削各种工具。
对于繁体字的写法,村砧在繁体中保持不变。即:村砧(村斧)。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村砧的古代写法,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字形或复合字来表达。然而,在现代汉字的使用中,村砧通常使用现代标准字体书写。
以下是一个关于村砧的例句:
- 每当农具钝了,我们就会拿出村砧来磨削。
与“村砧”相关的组词有:
- 砧板(zhēn bǎn):用来磨削刀具的板子。
“村砧”没有明确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因为它是一个具体而特定的词语,没有太多与之类似的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