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孤竹的意思、孤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孤竹的解释

(1).独生的竹。《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於地上圜丘奏之。” 郑玄 注:“孤竹,竹特生者。” 贾公彦 疏:“孤竹,竹特生者,谓若 嶧阳 孤桐。” 汉 班固 《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雷鼓鼝鼝,六变既毕,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二:“凤凰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

(2).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嶧阳 孤桐,不能无絃而激哀响; 大夏 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 晋 张协 《七命》之二:“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北周 庾信 《变宫调》之二:“孤竹调阳管,空桑节雅絃。” 宋 张先 《菩萨蛮》词之一:“佳人学得 平阳 曲,纤纤玉笋横孤竹。一弄入云声,海门江月清。”

(3).古代乐曲名。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奏黄钟而歌大吕,变孤竹而舞《云门》。”《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 元 胡三省 注:“空桑、孤竹之韵足以礼神,《云门》《大夏》之容无亏观德。”

(4). 商 周 时国名。在今 河北省 卢龙县 。《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 孤竹 之城存焉。”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 山戎 孤竹 ,束马景从。” 唐 张说 《吊国殇文》:“北伐兮东胡,邈 辽阳 兮 孤竹 。”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一:“摐金出 孤竹 ,飞旗掩二 榆 。”

(5).《庄子·让王》:“昔 周 之兴,有士二人,处於 孤竹 ,曰 伯夷 、 叔齐 。”后遂用“ 孤竹 ”借指 伯夷 、 叔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孤竹 不以絶粒易 鹿臺 之富, 子廉 不以困匱贸铜山之丰。” 南朝 宋 范晔 《逸民传论》:“ 武 尽美矣,终全 孤竹 之絜。” 唐 李德裕 《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 产 禄 擅朝, 充躬 交乱,每念王室,殆於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 孤竹 之志。”

(6).竹的一种。 宋 赞宁 《笋谱·孤竹笋》:“ 襄阳 薤山 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笋。及笋成竹,竹母已死矣。”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孤竹在汉语词典中主要有三重含义,分别涉及古代乐器、国名及植物特性,以下为详细释义:


一、古代管乐器

指单支无节的竹制管乐器,常用于先秦祭祀或雅乐。

典籍依据:

《周礼·春官》载“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郑玄注:“孤竹,竹特生者。” 指单独生长的竹子所制乐器。


二、古国名

商周时期诸侯国,位于今河北卢龙至辽宁朝阳一带,以“竹”为图腾。

历史记载:

《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闻名后世。


三、特立独生的竹子

形容生长于山野、不与他竹丛生的竹子,引申为孤高品性。

文学意象:

唐代王勃《慈竹赋》以“孤竹生而必危”喻气节,宋代《本草衍义》称“孤竹独生,其节坚劲”。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第4786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孤竹”词条。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孤竹”条目。

(注:因古籍原文链接需特定数据库权限,此处标注典籍名称及权威工具书来源,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孤竹”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以下是主要解释及相关来源:

1.植物相关

2.古代乐器与乐曲

3.历史国名

4.历史人物代称

5.姓氏


提示:以上内容综合了文献、考古及学术观点。若需进一步考证国名或乐器细节,可参考《周礼》《通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巴拮八景壁记不克怅怅不乐赪壤冲浪运动出姓大姑大理岩道藏独怀堕楼多生发赈工作间寡双晷纬过重骇窜旱冰场惶迫还债会饭伙器家闾交厚缉合汲直居留溃奔库纱牢犴理法落保麦迪霉素毛厠霉头女沙弥跑账骈合裒益浅浮锵锵乾僵洽平窃訾绳枢瓮牖十万衰年衰瘵耍戏松叶夙根桫椤台使铜头亡艺危穷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