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妄言,虚语。《新唐书·崔植传》:“ 植 曰:‘良史非皃言。 汉 承 秦 侈纵之餘,海内凋窶, 文帝 从 代 来,知稼穡艰难,是以躬履俭约,为天下守财。’”
关于“皃言”的词义解释如下(基于网络信息综合整理,因资料来源权威性较低,建议谨慎参考):
基本释义
指虚妄不实的话语,即“妄言、虚语”。该词为古汉语用法,现代已不常见。
文献出处
主要见于《新唐书·崔植传》的记载:崔植在讨论史书编纂时提到“良史非皃言”,强调优秀史官应避免不实之言,需如实记录历史。
字形与读音辨析
建议:若需学术引用,建议进一步查阅《新唐书》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核实。
《皃言》是一个古代汉字,其意思是“嘴巴说话”或“言辞”。
《皃言》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白”和“言”。
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皃言》最初出现在《尔雅》,是一本古代汉字字典,记录了古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这个字在现代汉字中已经较少使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繁体字了。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皃言》在古代常常以简化的方式书写,例如在石碑、青铜器上的铭文中,字形可能有所变化。
1. 他的皃言直截了当,没有丝毫隐瞒。
2. 她的皃言让人深受启发。
组词:发言、言语、言辞等。
近义词:说话、谈话、交谈等。
反义词:闭口、沉默、不言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