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重来郭伋的意思、重来郭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重来郭伋的解释

《后汉书·郭伋传》:“﹝ 并州 牧 郭伋 ﹞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復送之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 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 为违信於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后因以“重来郭伋”为颂扬良吏的典实。 清 姚鼐 《劫堂观察自安徽返将归济南仍入都补官饯之于清凉山》诗:“重来 郭伋 谁能必,独立 王尊 气自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重来郭伋”并非现代汉语词典中独立收录的词条,而是源于中国古代典故“郭伋重来”或“郭伋待期”。该典故记载于《后汉书·郭伋传》,用以赞颂东汉官员郭伋诚信守诺的美德。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结合典故进行解释:


一、典故释义

“重来郭伋”指郭伋为履行对孩童的承诺而特意返回约定地点的行为。其核心含义为:

二、出处与原文

典出《后汉书·卷三十一·郭伋传》:

“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译文:郭伋巡视归来时,比向孩童承诺的日期早到一天,为守信用特意在郊外野亭留宿,待约定之日才进城。)

三、语义演变

四、权威引用

  1. 《后汉书》原始记载: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可查证原文):

    https://www.nlc.cn/dsb_zyyfw/gj/gjzyk/

  2. 典故收录文献: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郭伋”词条引该典,释义为“称颂官员以信待民”。
    • 《中国典故大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郭伋待期”条目释为“恪守承诺之典范”。

“重来郭伋”以历史人物事迹凝练为文化符号,其词典释义需依托典故本源,强调诚信精神与道德实践。现代汉语中虽不作为独立词条存在,但仍是成语、典故类辞书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品德教育、文史研究等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重来郭伋”是一个源自《后汉书·郭伋传》的典故,用于赞颂官员诚信守诺、亲民爱民的品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出处与典故

该词出自东汉官员郭伋的事迹。据记载,郭伋任并州牧时巡视至西河美稷,数百名儿童骑竹马迎接他。临别时,孩子们询问他返回的日期,郭伋计算行程后告知具体时间。然而他提前一天返回,为避免失信于孩童,便选择在郊外野亭留宿,直至原定日期才进城。

二、核心寓意

  1. 诚信为本:郭伋因不愿违背对孩童的承诺,宁可露宿等待,体现了“一诺千金”的精神。
  2. 亲民形象:他尊重并平等对待儿童,展现了官员与民众之间的亲近关系。
  3. 为官典范:后世以此典故作为良吏的标准,强调官员需兼具德行与责任感。

三、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评价中,形容官员恪守信用、体恤民情的品质,例如:“这位县长的作风颇有‘重来郭伋’之风。”

补充说明

需注意,“重来”并非字面意义的“再次到来”,而是指郭伋为守约而“推迟进城”的行为。此典故与唐代“郭汲待期”为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述。

别人正在浏览...

隘绝唵叭香备案裱卷碧琳侯黪黪插带婆掺合尺寸千里赤心相待箠杀得极颠倒错乱雕剧斗力笃剧霏红风前月下封资修副将府首皋皋钩摹冠挂鼓腹击壤龟币鬼头风横遏横广回旆饯花简明扼要胶溺畿官羁鞚镜洁稷下先生集诊句栏烂巾巾老公祖醪醩罗汉椅子内流流域浓黛跄捍驱马让梨人造纤维狨韀上衣甜言蜜语佻险晚爷伪史文抄公呜恻毋追响杨象徵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