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隔号是汉语书面语中用于分隔特定语言单位的标点符号,其标准形式为居中的小圆点“·”,在Unicode编码中对应U+00B7。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间隔号主要承担以下三种功能:
一、分隔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 在音译人名中,间隔号用于区分姓氏、名字及父称。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全名标注为“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其中“达·芬奇”表示其家族属地来源(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
二、标明作品类属关系 间隔号可连接书籍与篇章、报刊与栏目等从属内容,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表示该卷属于百科全书的分支学科(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
三、区分时间或并列概念 在日期表述中,“九一八事变”写作“九·一八事变”,突显事件发生的具体日期。诗歌标题《山·海·草原》则通过间隔号营造意象并列效果(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应用示例)。
该符号使用需注意避免与数学乘号“×”、英文句点“.”混淆,在电子排版时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U+00B7字符,而非下脚点或顿号替代(来源: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文出版物标点符号规范用法》)。
间隔号(·)是中文标点符号之一,主要用于辅助文字记录语言,具有以下核心功能和用法:
间隔号符号为“·”,读音为“jiàn gé hào”,由音界号演变而来,在排版中占一个字的位置。
分隔人名
连接书名与篇章
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分隔书名与篇名)。
间隔日期或事件
其他用途
如需更详细规则,可参考《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GB/T 15834-2011)。
摆说白鱼赤乌帮扶报效万一便时蹅踏赤嵌楼赤支砂出虚恭触引诞谲诞意条畅鼕鼕蕃王繙纡覆盎服务贸易刚隘高厉冠族轰雷掣电恍惚讙惊花枝招展会道能说或一基陛箕服九芒珠句管老婆心连编李鸿章吕宋蒙羞眇眇忽忽明达捏一把汗嚙毡巧果七返还丹七七八八纫箴蠕虫商通上圆神母夜号始创守辱水底捞月四游素丝探兵腿绷僞廉瑕不掩瑜乡师稀里马虎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