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灭絶。 宋 曾巩 《说非异》:“为 老子 学,捶提仁义,截絶礼法,乱人伦,耗桑农之务,其源不可不深为制。”
“截绝”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切断与阻止
由“截”(切断)和“绝”(彻底)组成,指通过强力手段彻底阻止某种行为或现象的发展。例如在政策制定中,可能用“截绝”表示对不良现象的全面禁止。
灭绝与消亡
在古籍中多指“灭绝”,如宋代曾巩《说非异》中批评老子学说“捶提仁义,截绝礼法”,即指责其破坏传统伦理。
宋代曾巩的用法体现了该词的批判性:“截绝礼法,乱人伦,耗桑农之务”,强调对礼法体系的彻底破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宋代文献原文。
截绝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切断、中止或终止某种行动或状态。它可以用于描述中断一种动态的过程或停止不正当或无益的行为。
截绝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手(扌)和刀(刂),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截绝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繁体字形为「截絕」。
在古时候,截绝这个词可能会以不同的写法呈现。例如,可以用「截斷」表示截绝的意思。
1. 为了遏制疫情的传播,政府采取了截绝交通的措施。
2. 她坚决截绝了与那个无良商人的合作关系。
一些与截绝相关的词汇有:截断、中断、切断、终止、停止。
一些与截绝意思相近的词汇有:阻止、截止、杜绝、禁止。
与截绝相对的词汇是促进、推动,即促使某种行动或状态发展或继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