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略的意思、节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略的解释

(1) [abbreviation]∶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说明事实、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不签字也不用印,重要性次于照会

(2) [sketch]∶纲要;提要

详细解释

(1).概要;摘要。 宋 苏轼 《申明户部符节略赈济状》:“右臣窃详户部符内,止是节略行下。”《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年兄,你便写起一张呈子节略来。”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讲演稿的节略,须给我看一看。”

(2).删节省略。 元 德异 《<坛经>序》:“惜乎《坛经》为后人节略太多,不见 六祖 大全之旨。”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右 子渊 所纪古今书籍梗概,颇为简明,大都本 马氏 《通考》所载而节略之。”

(3).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说明事实、证据或有关法律的问题,不签字也有用印,重要性次于照会。 清 薛福成 《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 曾纪泽 ﹞仅与外部互书节略存卷,旋即交卸回 华 。”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时 李鸿章 力主贷 法 之议,而今上大反对之, 英 相 沙侯 亦电 英 使,使严詰总署食言之咎,总署正踌躇不决,而 法 使之节略至,凡五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节略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既可作为动词表示“删减、简化”,也可作为名词指“内容概要”。其释义在不同权威词典中的表述如下:

一、动词义:删减内容,使简明扼要

指对原文或复杂内容进行选择性省略,保留核心信息。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节略:删节省略,使文字或内容简明扼要。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指删节文字,省略次要部分,保留主干。

二、名词义:摘要或提纲

指经过精简后形成的概要性文本,常见于外交文书或学术文件。

《辞海》(第七版):

节略:指内容的简要提纲或摘录要点,如外交上的节略文书。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特指一种非正式外交文件,形式介于照会与备忘录之间,内容简明扼要。

三、使用场景与辨析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4.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节略”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1. 动词用法 指对内容进行删减、简化,保留核心部分。例如:

2. 名词用法 表示经过删减后的概要或简化版本:

3. 特殊领域用法 在古籍整理中,可能指对文献的删节处理;在音乐领域,偶见用于表示乐谱的简化版本。

使用建议: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删节”“摘要”等词替代,但在特定场景(如外交文书、古籍研究)仍保留专业用法。

别人正在浏览...

白鲜鞭墓禀授玻瓈不来头残滓策赠乘属垂曜得道多助雕蚶镂蛤讽示妇教腐史頫首光赞纥那曲化机呼伦贝尔草原户算蕺蕺计开谲辞絶伦超群看护空棘窥矙烂碎廉畏流迁流声隆中布衣闾部谩怜美酒梦华绵绸渺远配种青翰缺壶歌热诚软弱入土赡畅商约射屏奢太始末原由首告四周遭孙吴速拙腾蹶兔卢屯毛不辨仙木蚬木闲杂儿细吹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