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策书封赠官爵谥号。《汉书·孔光传》:“及 霸 薨,上素服临弔者再,至赐东园祕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諡曰 烈君 。”
“策赠”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制度,指通过策书形式追赠官爵或谥号。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以官方文书(策书)形式对已故官员追加封赏,包括追授爵位、官职或谥号。这一行为常见于帝王对臣子的褒奖,如《汉书·孔光传》记载,孔光之父孔霸去世后,汉成帝“策赠以列侯礼”,并赐谥号“烈君”。
历史背景与用途
策赠属于古代丧葬礼仪的一部分,通常伴随赐予钱帛、棺椁等。例如《汉书》提到皇帝亲临吊唁时,会同时完成策赠流程,体现对逝者的尊崇。
文学引用
该词在明清诗文中偶有出现,如明代郭之奇诗句“送子不须秦策赠”,清代杨彝珍“再拜聊为策赠绕”,均借古制表达对人物的敬重。
“策”的延伸含义
策书是古代记录帝王命令的竹简或木简,后泛指官方文书。策赠中的“策”特指这类具有权威性的封赠文件。
策赠是古代通过官方文书追封逝者的制度,兼具礼仪与政治意义,多见于史书和文学作品。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书》相关记载或古典文献。
《策赠》是一个成语词语,意思是给予忠告和馈赠。
《策赠》的拆分部首是竹(⺮)和张(弓),共有14个笔画。
《策赠》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二年》这篇古籍中,原文是“策赠之”,意为向受赠者赠送一封信。
《策赠》的繁体字是「策贈」。
在古代写作「策贈」时,策字写作「策勒」,贈字写作「贈⺒」。
1. 他向朋友策赠了一封长信,希望能给予他一些帮助和忠告。
2. 在这场比赛中,教练不仅给予了队员策赠,还送给每个人一份礼物作为奖励。
组词:策论、策划、赠言、赠予。
近义词:劝赠、授赠、告赠。
反义词:收赠、贷赠、索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