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首告的意思、首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首告的解释

[report] 出首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

详细解释

代人自首;出面告发。《唐律·名例五·犯罪未发自首》:“其闻首告,被追不赴者,不得原罪。” 长孙无忌 疏议:“谓犯罪之人,闻有代首、为首及得相容隐者告言,於法虽復合原,追身不赴,不得免罪。”《宋史·真宗纪三》:“有司请违法贩茶者许同居首告。”《水浒传》第十七回:“老都管道:‘这话也説的是。我们等天明,先去本处官司首告;留下两个虞候随衙听候,捉拿贼人。’” 叶紫 《山村一夜》:“我的爹爹也完全坏了!他天天对我啰苏着,他还羡慕 曹三忘八 首告得好--做了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首告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础释义

首告(shǒu gào)指率先向官方检举、揭发他人罪行或违法行为的行为。

二、法律场景中的特殊含义

在司法语境中,“首告”强调主动性和优先性:

  1. 主动揭发:区别于被动举证,首告者通常自愿向官府或司法机关提供线索。
  2. 减轻或免除责任:古代律法中,对某些犯罪(如谋反、窝藏)的首告者可能减免刑罚(如《唐律疏议》规定“首告者原其罪”)。
  3. 现代法律关联:与刑法中的“自首”“立功”存在交叉,但“首告”更侧重揭发他人而非自身罪行。

三、词源与用法演变

四、权威引用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定义核心语义。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解析构词逻辑。
  3. 《唐律疏议》(中华书局点校本):提供古代法律用例。
  4. 《中国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20):辨析与现代法律概念的关联。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词典及法律文献,未添加虚构链接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首告”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1. 法律领域的原始含义
    指首次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即作为原告第一个发起法律诉讼。
  2. 引申含义
    泛指第一个向他人或机构发出警告、告诫或告发的行为。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

  1. 古代法律中的特殊应用

    • 在《唐律》中,“首告”涉及自首或代他人自首的情况。例如,若犯罪者听闻有人代其自首或被亲属告发,却拒绝配合调查,则不能免除罪责。
    • 《宋史》记载,宋代允许亲属举报违法贩茶者,称为“同居首告”。
  2. 主动告发的行为
    如《水浒传》中“老都管”建议通过首告解决问题,体现其作为“出面告发”的用法。现代例句中,该词多用于描述揭发他人罪行(如“族人首告风子岳屠戮兄弟”)。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权威来源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法律典籍(如《唐律疏议》)、历史文献(《宋史》)及现代词典(汉典、沪江词典)的释义。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历史用例,可查阅相关古籍或法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角拌蒜加葱豹采标志宾阁不根之论采写催取登蟾宫跌落哆哆恩例耳鬓相磨放火烧山疯癫识倒凤膺乖背毫不气馁号寒啼饥河泽宏材秽滥婚室坚苍贱荆济涉拘栏客籍克实累岁雷阵连夹里邻流揜律宗迈上漫浸满口胡柴梅帐藐然木公奶娘佞道起盖青霄直上搝揭岨峻蕤宾三统三元君上下水释教霜包天王廷折讬配犀比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