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隆中布衣的意思、隆中布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隆中布衣的解释

指 诸葛亮 。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 隆中 布衣不復见,浮云西北空悠悠。”参见“ 隆中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隆中布衣"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复合词,特指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出山辅佐刘备之前的隐居身份。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拆解与字面含义

  1. 隆中

    指诸葛亮隐居之地,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西郊的隆中山。此处为具体地理标识,点明人物所处环境。

  2. 布衣

    本义指粗麻布制成的衣服,引申为未担任官职的平民。《盐铁论》有载:“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象征身份平凡、生活简朴。

字面组合即“隆中山中的平民”,直指诸葛亮隐居时的平民身份。


二、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

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虽才华盖世却甘于布衣生活,直至刘备“三顾茅庐”方出山辅佐。后世以“隆中布衣”代指: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三国志》(晋·陈寿撰)

    明确记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布衣经历,奠定典故史实基础。

  2. 《出师表》(诸葛亮自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自陈,强化了“布衣”与“贤才”的身份对照。

  3. 《汉晋春秋》(东晋·习凿齿)

    详述隆中地理环境与刘备三顾细节,深化“隆中”的文化符号意义。


四、引申用法与文学影响

  1. 诗词意象

    如李白《读诸葛武侯传》:“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以“陇亩”呼应布衣躬耕。

  2. 文化象征

    成为“隐逸贤士”的代名词,常见于书画、戏曲(如京剧《三顾茅庐》),传递“大贤不炫于俗”的价值观。


结语

“隆中布衣”以地理与身份的双重指代,凝练承载了诸葛亮由隐到显的人生转折,既是对其早年生活的客观描述,亦被赋予“贤能者暂隐草野”的文化隐喻,成为中华传统中“修身待时”精神的经典符号。


参考来源:

  1. 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诸葛亮《出师表》(收录于《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习凿齿《汉晋春秋》(清人辑佚本,广陵书社影印)

网络扩展解释

“隆中布衣”是一个汉语成语,特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二、出处与用法

三、延伸含义

该词不仅指代诸葛亮本人,还隐含对隐逸贤才的赞美,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强调“出身平凡却胸怀大略”的形象。

四、参考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典》词条或元好问诗作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保标冰湖部使餐氊苏长沙傅超然独处池田船到码头车到站出跋刺啦瘁志存疑单只稻鳖捯气儿登用发雕法俗附凤覆橑干索膏雨国防大学合胆同心化流火玉获准九乾倦闷科案壸训临河欲鱼龙胄美芹谋算南山可移萍漂钳戾亲骨肉秋碧秋千却回曲旃壤末绒头绳三陔身骨收继寿联态貌同幕颓陋脱懒脱皮掉肉威命温带大陆性气候文征明忤怨霞笺辛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