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鞭墓的意思、鞭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鞭墓的解释

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此 伍子胥 所以鞭 荆平王 之墓也。”鞭墓,谓以鞭击墓。意在鞭挞死者,报仇雪恨。《后汉书·苏不韦传》:“﹝ 伍子胥 ﹞而但鞭墓戮尸,以舒其愤,竟无手刃后主之报。”《魏书·刘昶萧宝夤等传论》:“ 刘昶 猜疑惧祸, 萧夤 亡破之餘,并潜骸窜影,委命上国。俱称晓了,咸当任遇,虽有枕戈之志,终无鞭墓之诚。” 清 顾炎武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盖止于鞭墓,而传者甚之以为鞭尸。”参见“ 鞭尸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鞭墓”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鞭墓”指用鞭子击打仇人的坟墓以泄愤,表达对死者的极端仇恨或报复心理。该词最早与春秋时期伍子胥为父兄复仇的故事相关。

二、历史典故

  1. 伍子胥复仇
    据《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记载,伍子胥因楚平王冤杀其父兄,投奔吴国后率军攻楚,曾“鞭荆平王之墓”以泄愤。
    《后汉书》进一步描述其行为“鞭墓戮尸,以舒其愤”,但未亲手杀死楚昭王(后主)。

  2. 与“鞭尸”的辨析
    清代顾炎武在《子胥鞭平王之尸辨》中指出,伍子胥实际行为是“鞭墓”,而“鞭尸”可能是后人夸张的传说。

三、引申意义

四、文献引用

该词在《史记》《后汉书》《魏书》等史书中均有记载,多用于描述极端复仇行为或借古喻今的批判场景。

总结

“鞭墓”核心指代对仇敌坟墓的象征性鞭打,源于伍子胥复仇典故,兼具泄愤与警示双重含义。需注意其与“鞭尸”在历史记载中的区别,后者可能为后人演绎。

网络扩展解释二

《鞭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鞭墓》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指的是在故人的坟墓上抽打。它通常表示某种不尊重的行为,对于故人和祖先的过于亵渎和侮辱。

拆分部首和笔画

《鞭墓》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偏旁五行之一辶>和<偏旁土>,分别为“辶”和“土”。它的总笔画数为19,其中“辶”为5画,而“土”的笔画数为14。

来源

《鞭墓》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的一段文字:“孔子问於宰我曰:”有练《鞭墓》过乎?”宰我对曰:”有之,不过。”"此处提到了“鞭墓”这一行为。

繁体

在繁体字中,“鞭墓”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鞭墓”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鞭墓”这个词的例句:

1. 孩子们不懂事,竟然在祖父的坟墓上玩耍,简直是在鞭墓。

2. 这种对故人墓地的不尊重行为,完全是在鞭墓。

3. 鞭墓是一种对祖先的亵渎和侮辱,应该严禁。

组词

与“鞭墓”相关的组词有:

1. 墓地:指供人埋葬的地方。

2. 墓碑:立在坟墓上的纪念碑或记载碑。

3. 墓祠:供奉祖先或故人的庙宇或室内祠堂。

近义词

与“鞭墓”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拆墓:指故意破坏或挖掘坟墓。

2. 亵慢:对于神圣或庄重的事物不加尊重。

3. 侮辱:对他人的尊严或荣誉进行轻蔑、伤害。

反义词

与“鞭墓”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祭奠:指向祖先或故人进行虔诚的祭祀和纪念。

2. 尊重:对他人或神圣之物持有敬意和礼貌。

3. 敬畏:对神明或庄重事物产生崇敬和敬畏之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