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孙吴的意思、孙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孙吴的解释

(1). 春秋 时 孙武 和 战国 时 吴起 的并称。皆古代兵家。 孙武 著《兵法》十三篇。 吴起 著《吴子》四十八篇。《荀子·议兵》:“ 孙 吴 用之,无敌於天下。” 杨倞 注:“ 孙 ,谓 吴 王 闔閭 将 孙武 ; 吴 ,谓 魏武侯 将 吴起 也。” 南朝 梁简文帝 《雁门太守行》之一:“少解 孙 吴 法,家本 幽 并 儿。”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长兄少年曾落托,拔剑沙场随 卫 霍 。口里虽谭 周 孔 文,怀中不舍 孙 吴 略。”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臣僚之中,素有才识,可赐 孙 吴 之书,使知文武之方。”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军令分明,争看奋鹰扬堂堂元帅。端的是 孙 吴 无赛,管净扫妖氛毒害。”

(2). 三国 时 吴国 ,因王室姓 孙 ,历史上也称 孙吴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十·宁国府》:“府东南一百五里…… 汉 宛陵县 地, 后汉 建安 十三年, 孙吴 分置 寧国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孙吴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核心含义,分别指向历史政权与军事家并称,释义如下:


一、历史政权名称(专有名词)

指中国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割据东南的政权,由孙氏家族建立,史称东吴或孙吴。其统治范围涵盖长江中下游及岭南地区,与曹魏、蜀汉并立,定都建业(今南京)。该政权因孙权称帝而正式立国,是六朝之始,对江南开发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4卷第12页“孙吴”条,释义参考三国史权威断代。


二、军事家并称(复合专名)

特指春秋末期军事家孙武与战国初期军事家吴起的合称。二人均为中国古代杰出军事理论家与实践家:


补充说明

“孙吴”一词的两种释义需结合语境区分:

  1. 历史文献中多指东吴政权(如“孙吴据江东”);
  2. 兵学范畴则指孙武与吴起(如“孙吴之术”)。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289页“孙”字条。


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与历史研究,核心内容引自《汉语大词典》及军事史专著,符合学术规范与考据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孙吴”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三国时期政权(主要含义)

孙吴(222年-280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或东吴。

  1. 历史沿革

    • 221年,孙权被曹魏册封为吴王;222年宣布独立,改年号“黄武”。
    • 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正式建国,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 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抵达台湾(时称夷洲),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台湾的官方记载。
    • 280年,孙吴被西晋灭亡,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
  2. 历史地位

    • 疆域:全盛时期包括汉末扬州、荆州大部及交州全境,后分设广州。
    • 经济文化:推动江南地区开发,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为东晋南朝经济繁荣奠定基础。
    • 军事外交:通过赤壁之战与蜀汉结盟抗曹,后期与辽东公孙渊短暂联合,但最终失败。

二、古代兵家人物(次要含义)

“孙吴”亦指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与战国时期吴起的并称,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军事理论家。

  1. 孙武:著《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圣”,其战略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2. 吴起:著《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兼具政治与军事才能。

    例:《荀子·议兵》提到“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即强调两者的军事理论价值。

其他补充

“孙吴”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核心含义仍指向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

别人正在浏览...

僾然骜放保荐琛贡村步撮土大利稽大众语文地理数据兜答端严顿堡额外之人飞轮腐酒感印蛊主还车还藩皓齿朱脣黑不溜球怀隐疆土检讨嘉祯机断挤咕金娃娃金鋺枯骨税枯率烂椹雷动风行廉察缭转门柱漂海千里骨乾谿清魂青妓奇士齐心併力桡旃人工智能三生晌晴时品瞬息万变叔援嫂溺司化岁夕阘懦逃潜围猎物外司马先睹为快相谤孝帛系纍